再论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
本文关键词:再论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旅行 翻译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翻译
【摘要】:萨义德的"理论旅行"观,是指相似的人和批评流派、观念和理论从这个人向那个人、从一情境向另一情境、从此时向彼时旅行。[1]138通过这一理论,我们追溯了意识形态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嬗变,以证明其内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揭示翻译研究中"意识形态泛化"倾向的主要成因,并在此基础之上,聚焦"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这两个重要概念,对二者进行了界定,指出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区分这两个概念的关键所在,而区分二者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确保翻译学学科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旅行 翻译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翻译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发轫于哲学研究[2]28,但综观当下的学术界,我们发现,无论是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还是翻译研究都充斥着“泛意识形态”的倾向。换言之,这些学科的研究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或关注对象来探讨本学科内的相关问题。这样一来,这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志祥;;国内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09年02期
2 方仪力;;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翻译——翻译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亚楠;;意识形态对电影大片字幕翻译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2年08期
2 彭白羽;;论新闻翻译中意识形态的操纵——从叙事话语的角度[J];东方论坛;2013年04期
3 张全乐;;翻译中的意识形态与译者主体性[J];赤子(中旬);2013年11期
4 唐冰然;;翻译意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培养——试论如何推动英语基础教学与高校翻译教学衔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闫晓雯;海旭;;高中历史教材中契约意识形态的分析及启示[J];才智;2014年02期
6 袁小云;;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界说及其理论涵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白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个教育理念的再认识[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李孝阳;;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学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J];党史文苑;2014年16期
9 朱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多维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10 孙淑桥;;国内关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理解和使用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刘芳;悲剧和希望[D];复旦大学;2011年
4 金坤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世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綦玉帅;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发展规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赵立伟;正当性:对昂格尔理论的一种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余权;宣传性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冰鸥;阿普尔批判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叶丽;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社会意识形态引领与实践[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庆丰;改革开放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服力初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吕蕾;电视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廉晓红;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宋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日干;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一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旋;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代大梅;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刘芬;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比较《珍妮姑娘》两个中译本[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新;;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三大理论误区辨正[J];理论探索;2007年03期
2 司显柱;;译文与原文意图冲突因素分析——兼谈翻译中的意识形态[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3 罗选民;;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梁启超的翻译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孙艺风;跨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兼论翻译的功能与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文军;林芳;;意识形态和诗学对译文的影响——以《西风颂》的三种译诗为例[J];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6 刘小刚;;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姜秋霞;郭来福;金萍;;社会意识形态与外国文学译介转换策略——以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的三个译本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8 李晶;;翻译与意识形态——《水浒传》英译本不同书名成因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9 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10 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856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5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