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日本学生习得汉语介词“为”、“为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0:30

  本文关键词:日本学生习得汉语介词“为”、“为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学生 汉语 目的介词 偏误 教学策略


【摘要】:汉语语法区别于许多其他语言,不像英语、日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法意义的表达基本依靠虚词和语序.介词作为一类极其重要的虚词,其在用法上灵活多变,往往给留学生的学习和使用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为”、“为了”作为最重要的介词之一,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词汇.本研究以北京语言大学HSK预料库为依托,限定选取日本学生在使用目的介词“为”和“为了”时产生的偏误为研究范围,对日本学生在习得目的介词“为”、“为了”的偏误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教学建议.本研究的论述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选题的缘由,描述了选题的意义.其次对“为”、“为了”的研究现状进行说明.最后说明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目的介词“为”和“为了”的义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者间的异同.其次,也罗列了日语中目的表达方式,着重分析了“ために”、“ように”的接续差异,对比了两国在表达目的时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异同,并简单说明了差异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对日本学生使用目的介词“为”和“为了”的偏误类型的描述分析和偏误原因的总结.从汉语和日语两个角度出发,汉语角度将日本学生的偏误分为框式介词中的介词遗漏;介词成分的赘余、没有目的关系的介词误加和母语负迁移导致的介词误加;“为”和“为了”的误代;由母语引起的错序.日语角度则主要放在语序的差异和惯用型的异同上.最后分别从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和其他原因三部分解释了日本学生偏误发生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基于偏误原因给出的教学建议、学习建议和其他建议.主要包括对教材和工具书的建议、对本体研究和对中日对比研究的建议、对教师的建议、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建议和其他建议.并针对日本学生偏误设计了一份教学案例.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进行了简单概述,并提出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期待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
【关键词】:日本学生 汉语 目的介词 偏误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选题的原因与意义10
  • 1.2 相关研究综述10-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3.1 文献研究法13
  • 1.3.2 对比分析法13
  • 1.3.3 偏误分析法13-14
  • 2 汉语目的介词“为”、“为了”的本体分析及中日目的表达方式的异同14-22
  • 2.1 汉语“为”的义项考察14-15
  • 2.2 汉语“为了”的义项考察15-16
  • 2.3 “为”、“为了”的异同16-18
  • 2.3.1“为”、“为了”的相同之处16-17
  • 2.3.2“为”、“为了”的不同之处17-18
  • 2.4 中日目的表达方式的异同18-22
  • 2.4.1 中日目的表达方式的相同之处19-21
  • 2.4.2 中日目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21-22
  • 3 日本学生习得“为”、“为了”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22-32
  • 3.1 相关的偏误理论概述22-23
  • 3.2 基于语料库的使用情况考察23-24
  • 3.3 偏误类型24-29
  • 3.3.1 框式介词中介词遗漏24-26
  • 3.3.2“为”、“为了”之间的误代26-27
  • 3.3.3 误加27-28
  • 3.3.4 错序28-29
  • 3.4 偏误原因29-32
  • 3.4.1 从学生学习来看29-31
  • 3.4.1.1 母语负迁移29-30
  • 3.4.1.2 目的语泛化30-31
  • 3.4.2 从教师教学来看31-32
  • 4 “为”、“为了”的对日教学策略32-41
  • 4.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32-33
  • 4.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33-34
  • 4.3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34-35
  • 4.4 对本体研究和中日对比研究的建议35-36
  • 4.5 “为”、“为了”对日教学设计36-41
  • 5 结语41-43
  •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41
  • 5.2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1-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屈贝茜;姚玉坤;;试析“为了”和“为着”的异同[J];文学教育(下);2013年05期

2 周小兵;;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3 徐敏;;为了”的介连词性及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万莹;;因事介词“为了”的语义分析及其与所介引宾语的选择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5 段轶娜;;“为了”的用法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崔希亮;;欧美学生汉语介词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3期

7 刘海燕,朱霖;试论“为了”及与“为了”有关的结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8 蒋瑾媛;关于“为了”的词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赵葵欣;;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介词的调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866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66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