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浅析汉藏短语翻译方法

发布时间:2017-09-19 23:08

  本文关键词:浅析汉藏短语翻译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汉藏翻译 短语 方法 语法


【摘要】:翻译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之间相互接纳彼此的文化和互相交流学习之手段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翻译工作的出现,使得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得以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藏汉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共同创造了我国多样性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同一种语言内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也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变化的特点,又由于汉藏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差异。本文从汉藏文化中语法结构中的短语的差异出发,主要运用比较法对汉藏语言中短语的进行解析和研究。目前有很多的藏汉翻译的前辈们,虽说在汉藏翻译上有了突出的成绩,优秀的译文,但在研究和翻译藏汉短语中缺少权威性的理论知识和翻译研究成果,仍然存在着翻译中误解或曲解原词语的意义、直译不恰当等许多的问题,在汉藏翻译的过程中对短语的分析和翻译目前尚未形成一个高度的重视和理论研究系统。以上原因也是我此次选择这个主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本人认为辨析翻译汉藏短语对整个汉藏文化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短语在藏汉语言文学中作为语法结构中不容忽视的句法成分,我们不得不引起关注和研究分析其重要性。我们知道“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短语在文法中指完整句语中的片段。在句子中,是作为一个单个的单元而起作用。从语法角度上看,短语要比句子的等级更低,但在句子成分中充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短语是构成句子的重要板块和基本构件。本人在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参考和阅读、分析大量的汉藏语言文字翻译理论书籍,并参考翻译前辈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的方法等,找出原短语的语法规律。利用画线图的方法分析短语的结构。运用去粗取精的方法来分析和比较研究汉藏短语的语法特点、构成短语的成分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来翻译汉藏短语。本文总共分三章,现将论文内容简单概述一下: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汉藏短语的概念和种类及其词和短语、短语和短语、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第二章:主要讲述翻译短语的基本条件和翻译的意义;第三章:主要研究分析十二种短语的概念和翻译的方法以及翻译汉藏短语对汉藏文化的有什么的作用,并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工作者需要注意的要点等,遵循什么样的翻译原则的翻译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比较短语,并用列举的形式研究和解析汉藏短语的翻译规律。
【关键词】:汉藏翻译 短语 方法 语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14
【目录】:
  • 摘要3-5
  • 内容摘要5-7
  • 目录7-9
  • 正文9-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件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迪;;《汉藏语学报》2008年第1期出版[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2 李萍;;试论汉藏翻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他[J];民族翻译;2010年01期

3 赤列德吉;罗爱军;白玛德吉;;简析汉藏传统翻译实践的特点[J];西藏科技;2011年09期

4 宾秀英;;浅谈汉藏翻译中词语的正确选择[J];民族翻译;2013年02期

5 徐世璇;第三十一届国际汉藏语会议在瑞典召开[J];民族语文;1998年06期

6 边巴卓拉;;浅谈行政公文汉藏翻译的作用及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年36期

7 邹立波;;清代至民国时期康区的汉藏通婚研究[J];藏学学刊;2009年00期

8 大普布次仁;略谈汉藏翻译中的直译方法[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2期

9 索贝;历史上的汉藏翻译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黄树先;宏观的观察,精细的分析——读《汉藏语同源研究》[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诺明花;刘汇丹;吴健;丁治明;;基于关联度的汉藏多词单元等价对抽取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徐文堪;;略论汉藏语言与民族的起源及迁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3 米勒;史淑琴;;关于敦煌汉藏对音的几个问题[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4 赵维纳;刘汇丹;于新;吴健;张普;;面向汉藏辅助翻译系统的平行语料库建设[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才让太;;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中的贡献——兼谈藏区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共识(2013春刊09)——民族关系中国梦 讲信修睦行宪政[C];2013年

6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看卓才旦;金为勋;洛智华;朋毛扎西;;汉藏翻译系统中的动词处理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才藏太;;基于规则的汉藏机器翻译系统中二分法的句法分析方法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扎洛;索南仁欠;;汉藏机器翻译中复句的翻译规则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璐;共叙汉藏情意 共话美好未来[N];岳阳日报;2014年

2 傅伟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傅伟 记者 马疆虎;首部《汉藏法律大词典》面世[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鸿良;汉藏同根[N];北京日报;2001年

5 智敏 浙江上虞多宝讲寺住持;沟通汉藏 利益群生[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强卫;提高审判工作服务大局能力的有力举措[N];青海日报;2012年

7 傅显舟;汉藏乐舞艺术的多彩呈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姚起亚;“情歌故乡”再唱汉藏深情[N];无锡日报;2007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藏天文历算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禅古寺:见证汉藏军民一家亲[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葆卫;汉藏大学生道歉行为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杰措;浅谈谚语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2 牛哇吗多杰;论汉藏句子结构规律与翻译[D];西藏大学;2016年

3 才华杰布;浅析汉藏短语翻译方法[D];西藏大学;2016年

4 拉巴次仁;浅谈汉藏科普翻译[D];西藏大学;2011年

5 达娃次仁;论文化差异中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1年

6 夏吾东智多杰;汉藏历史路线文献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娘毛吉;论汉藏小说互译[D];西藏大学;2012年

8 完德吉;论汉藏翻译新概念及其复译的重要性[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9 塔措;从文化差异谈汉藏翻译的局限性[D];西藏大学;2011年

10 官却多杰;汉藏辅助翻译研究与实现[D];西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4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84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