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让步句“无论P,Q”与“任凭P,Q”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04:24
本文关键词:无条件让步句“无论P,Q”与“任凭P,Q”对比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中,连词的“无论”与“任凭”都能引导无条件让步句,但这两种句式在用法上有同有异。本文以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起点,以小三角语法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无条件让步句“无论P,Q”与“任凭P,Q”分别进行语表、语里、语值的全面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二者异同,分析二者之间的转换机制,阐释二者的差异并解释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讲述本文的选题依据;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有待研究的相关问题;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等。第二章介绍无条件让步句“无论P,Q”的表里值考察情况。语表方面,从句式的内部构成、句法功能、语序、省略等方面进行分析考察。语义方面,分别对前件P的语义、后件Q的语义、PQ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考察,指出跨临界值对“无论P,Q”的语义影响。语用方面,指出“无论”句倾向于带有书面语色彩,用以强调说话人的认知、态度、要求、情感。第三章介绍无条件让步句“任凭P,Q”的表里值考察情况。语表方面,对“任凭P,Q”前后分句的构成情况、充当句法功能的情况、语序和省略的情况进行描写。语义方面,分析“任凭P,Q”的前件P、后件Q,以及P、Q之间的语义关联。语用方面,指出“任凭”句带有口语色彩和强烈的主观倾向。第四章是对无条件让步句“无论P,Q”与“任凭P,Q”的异同分析。首先,根据前文考察总结出二者在表里值方面的相同点,分析二者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然后总结二者在表里值方面的不同表现,并对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进行阐释。第五章是结语。主要是对全文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客观地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并对撰文过程中思考的相关问题及还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予以总结。全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及小三角理论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揭示“无论P,Q”与“任凭P,Q”的异同。文中也借鉴了前人的一些历时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少量的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分析。
【关键词】:无论 任凭 语表 语里 语值 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2.1 有关“无论”及“无论”句的研究12-13
- 1.2.2 有关“任凭”及“任凭”句的研究13
- 1.2.3 有关“无论”句与“任凭”句对比的研究13-14
- 1.3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14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14-16
- 第二章 无条件让步句“无论P,Q”的表里值考察16-33
- 2.1 语形分析16-24
- 2.1.1 “无论P,Q”的句式构成16-21
- 2.1.1.1 前件P的构成16-19
- 2.1.1.2 后件Q的构成19-21
- 2.1.2 “无论P,Q”的句法功能21-22
- 2.1.3 “无论P,Q”的语序22-23
- 2.1.4 “无论”句的省略23-24
- 2.2 语义考察24-28
- 2.2.1 “无论P,Q”构成部分的语义倾向24-27
- 2.2.1.1 前件P的语义倾向24-26
- 2.2.1.2 后件Q的语义倾向26-27
- 2.2.2 P、Q之间的语义关联27-28
- 2.2.2.1 跨临界值与转折27-28
- 2.2.2.2 跨临界值与肯否28
- 2.3 语用价值分析28-33
- 2.3.1 “无论”句的语体选择29
- 2.3.2 “无论”句的主观色彩29-30
- 2.3.3 “无论”句的语用价值30-33
- 2.3.3.1 语用效果30
- 2.3.3.2 语用功能30-33
- 第三章 无条件让步句“任凭P,Q”的表里值考察33-45
- 3.1 语形分析33-38
- 3.1.1 “任凭P,Q”的句式构成33-36
- 3.1.2 “任凭P,Q”的句法功能36-37
- 3.1.3 “任凭”句的语序37-38
- 3.1.4 “任凭”句的省略38
- 3.2 语义考察38-41
- 3.2.1 “任凭P,Q”构成部分的语义分析38-40
- 3.2.2 P、Q之间的语义关联40-41
- 3.3 语用价值分析41-45
- 3.3.1 “任凭”句的语体选择41-42
- 3.3.2 “任凭”句主观色彩42-43
- 3.3.2.1 虚与实的主观认定42-43
- 3.3.2.2 虚与实的内部转化43
- 3.3.3 “任凭”句的语用价值43-45
- 第四章 “无论P,Q”与“任凭P,Q”的异同45-57
- 4.1 “无论P,Q”与“任凭P,Q”的相同点45-48
- 4.1.1 “无论”句与“任凭”句的相同之处45-46
- 4.1.1.1 语形上的相同之处45
- 4.1.1.2 语义上的相同之处45-46
- 4.1.1.3 语值上的相同之处46
- 4.1.2 “无论”句与“任凭”句的转换机制46-48
- 4.2 “无论P,Q”与“任凭P,Q”的不同点48-57
- 4.2.1 “无论”句与“任凭”句的不同之处48-54
- 4.2.1.1 语表形式上的不同48-50
- 4.2.1.2 语里意义上的不同50-52
- 4.2.1.3 语用价值上的不同52-54
- 4.2.2 “无论”句与“任凭”句使用差异的原因54-57
- 4.2.2.1 连词虚化程度不一致54-55
- 4.2.2.2 说话人主观认知不一致55-57
- 第五章 结语57-59
- 5.1 结论57
- 5.2 可能的创新点57-58
- 5.3 待解决的问题58-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昌华;;让步复句的量化表达和几种非典型让步复句的判定[J];黄山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程亚恒;;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刘昌华;;让步复句的逻辑和语用价值简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乔妮;;“任凭”语法化的进程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董正存;谢永芳;;现代汉语“无论如何”的句法—语用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邓川林;;“总”字句的量级让步用法[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1期
7 赵秀娟;;“或者”句与“要么”句的功能解析及教学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4期
8 侯瑞芬;“无论……都……”中“或者”与“还是”的差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由丽萍,厉霁隽;“无论”类连词在句法分析中的标记功能——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黄晓冬;“无论A,也/都B”句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凤燕;现代汉语“即使”复句探析[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98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9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