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透明度与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收词
本文关键词:语义透明度与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收词
更多相关文章: 语义透明度 词典收词 语素义 组合义 转义 专科义
【摘要】:本文讨论语义透明度与词典收词,提出可以把语义透明度作为词典收词的一个标准。为了说明影响语义透明度的因素,对词义做了详细的分析,把词义分为字面义和非字面义,字面义又分为语素义(包括熟悉语索义、不熟悉语素义)和组合义(包括抽象组合义、具体组合义);非字面义又分为转义和专科义。在此基础上,讨论语义透明度的高低,指出影响语义透明度的诸多因素中,有一项因素导致复合词语义透明度低,这样的复合词就有资格被收录到词典中。最后从语义透明度的角度对《现汉》的具体收词问题进行分析与解释,从而进一步论证语义透明度在词典收词中应发挥的作用。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语义透明度 词典收词 语素义 组合义 转义 专科义
【基金】: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原则”(项目编号:14SKBS311)的资助
【分类号】:H164
【正文快照】: i.引言收词是编纂词典首先会遇到的问题,是词典编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一部词典不可能全部收i,这就需要根据编纂宗旨进行筛选,收录哪些、不收录哪些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该收的词语没有收录,读者需要查考时查不到,就会直接影响词典的质量;另外不该收的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家骥;;略谈收词[J];辞书研究;1981年03期
2 应雨田;;本义与转义,基本义与非基本义[J];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03期
3 李晋霞;;《现代汉语词典》的词义透明度考察[J];汉语学报;2011年03期
4 邢福义;;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2期
5 王春茂,彭聃龄;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J];心理学报;1999年03期
6 袁毓林;;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的语法、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1995年04期
7 谭景春;;词的意义、结构的意义与词典释义[J];中国语文;2000年01期
8 谭景春;;名名偏正结构的语义关系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J];中国语文;2010年04期
9 李晋霞;李宇明;;论词义的透明度[J];语言研究;2008年03期
10 干红梅;;语义透明度对中级汉语阅读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德和;;如何界定普通话的内涵和外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余舟;;汉英“吃”所构成的词语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钱旭菁;;汉语语块研究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针·新台阶(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读心得和延伸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闫海芳;段泗英;;区分构式依赖型移就和语境依赖型移就[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翁义明;王金平;;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动因竞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8 刘敏;朱乐红;;从认知参照点看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内部语义关系的确定[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励之;税昌锡;;范畴关联度假说和名名组合的对称与不对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嘉忆;;汉译英口译材料的难度判断[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万菁;姬东鸿;任函;冯文贺;;汉语复合名词短语特征结构的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黎明;蒲茂华;;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SOA区间多点测试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4 蒲茂华;黎明;;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语义表征SOA单点测试法的改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5 黎明;蒲茂华;;汉英双语者心理词汇语义表征的SOA区间多点测试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3)[C];2013年
6 黎明;蒲茂华;;传统汉英双语心理词汇语义表征启动实验方法的不足及改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3)[C];2013年
7 孟瑞玲;;论“的”的语法属性[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中[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邱明波;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士法;英汉双语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单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文;词素字频对偏正词识别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敏;“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5 蔡雅思;“N_1(的)N_2”构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海霞;“继而”的词汇化[D];河南大学;2011年
7 马婷婷;汉语文化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其学习调查[D];浙江大学;2011年
8 钟虹;小句中枢说与对外汉语副词教学关系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星;现代汉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杰一;“A+V”双音复合词语义组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思娜,舒华,刘艳茹;语素意识在儿童汉语阅读中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4 韩陈其;三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J];汉语学习;1986年01期
5 王树斋;汉语复合词词素义和词义的关系[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6 杨振兰;试论词义与语素义[J];汉语学习;1993年06期
7 郝美玲;张伟;;语素意识在留学生汉字学习中的作用[J];汉语学习;2006年01期
8 王又民;;汉语常用词分析及词汇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9 王顺洪;西川和男;;中日汉字异同及其对日本人学习汉语之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10 邢红兵;;《(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双音合成词语素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厚尧;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晓羽;留学生复合词认知中的语素意识[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刘伟;语义透明度对留学生双音节合成词词汇通达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刘海燕;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理据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高兵;中文双字合成词加工中的透明度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宣;;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释义”模式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3期
2 王春茂,彭聃龄;重复启动作业中词的语义透明度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2期
3 徐彩华,李镗;语义透明度影响儿童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4 高兵,高峰强;汉语字词识别中词频和语义透明度的交互作用[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5 干红梅;;语义透明度对中级汉语阅读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1期
6 周海燕;舒华;;汉语音-形通达过程的同音字家族数效应和语义透明度效应[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7 宋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参与构词的语义透明度及来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柳莉;;语义透明度和词的理据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王春茂,彭聃龄;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J];心理学报;1999年03期
10 胡丽平;;拼音文字中复合词表征[J];海外英语;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馨;白学军;臧传丽;;汉语双字词语义透明度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馨;汉语双字词语义透明度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兵;中文双字合成词加工中的透明度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志坤;《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级双音节词的语义透明度分析[D];暨南大学;2014年
4 吴杏红;四种句子语境及语义透明度对高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成语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5 俞林鑫;汉语双字词词素与整词语义表征相互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左一飞;字本位教学法实证研究及其对词汇教学启示[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9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3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