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桂林市荔浦县双堆屯客家话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4:03

  本文关键词:桂林市荔浦县双堆屯客家话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堆屯客家话 语音 词汇 语法 研究


【摘要】:客家话在桂林分布较广,但是目前对广西客家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客家聚居区,对桂林客家方言的研究还比较少,还没能够全面的反映出桂林客家话的真实面貌,因此双堆屯客家话的研究拥有较大的空间和价值。双堆屯客家话作为客家方言的一支,还保留着客家方言的一些主要特征。双堆屯客家方言处于强势方言荔浦官话包围中,在经历了三四百年的与族源地客家话的分离之后,由于语言接触、语言自身的发展等原因,双堆屯客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与其族源地梅县客家方言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本文在全面深入调查双堆屯客家话基础上,运用描写与比较相结合、定性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双堆屯客家话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详细描写,然后再与其族源地梅县客家话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双堆屯客家方言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上的差异,从而揭示双堆屯客家方言的特点。并通过与当地强势方言荔浦官话及族源地梅县客家方言的计量比较,探讨双堆屯客家方言的传承与发展,以为广西方言的深入研究以及语言接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荔浦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双堆屯客家人的来源、分布以及荔浦县的语言使用概况。并且介绍了广西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来源、文中所用各种符号表示的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在对双堆屯客家话语音系统进行全面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双堆屯客家话语音与中古音的纵向比较,以及双堆屯客家话语音与族源地方言语音的横向比较,全面揭示双堆屯客家话的语音特点。第三章:通过横向比较分析,揭示双堆屯家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纵向比较,揭示双堆屯家话词汇系统中古代通语承传词、古代方言承传词、变异词的面貌与特点。通过计量比较,揭示双堆屯客家话与荔浦官话和梅县客家话的传承与影响。第四章:对双堆屯客家话的实词、虚词以及双堆屯客家话的特殊句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专题描写与分析。第五章: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双堆屯客家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双堆屯客家话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附录:含同音字表和分类词表。
【关键词】:双堆屯客家话 语音 词汇 语法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7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荔浦县概况9-10
  • 一、地理位置9
  • 二、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9
  • 三、人口及语言概况9-10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研究概况10-14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二、研究方法10-11
  • 三、广西客家话研究概况11-14
  • 第三节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说明14-15
  • 一、发音合作人简介14
  • 二、本文所用材料14
  • 三、体例说明14-15
  • 第二章 双堆屯客家话语音研究15-51
  • 第一节 双堆屯客家话语音系统15-17
  • 一、声母15-16
  • 二、韵母16-17
  • 三、声调17
  • 第二节 双堆屯客家话声韵调配合表17-28
  • 第三节 双堆屯客家话音系与中古音系比较28-42
  • 一、声母比较28-32
  • 二、韵母比较32-40
  • 三、声调比较40-42
  • 第四节 双堆屯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语音比较42-46
  • 一、声母比较42-43
  • 二、韵母比较43-45
  • 三、声调比较45-46
  • 第五节 双堆屯客家话语音特点46-51
  • 一、声母特点46-47
  • 二、韵母特点47-49
  • 三、声调特点49-51
  • 第三章 双堆屯客家话词汇研究51-62
  • 第一节 双堆屯客家话方言词汇特点51-55
  • 一、保留古语词51
  • 二、单音节词比较丰富51-52
  • 三、“子”尾词52
  • 四、构词语素的差异52-53
  • 五、词义的差异53-55
  • 六、官话借词55
  • 第二节 双堆屯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西南官话的关系55-62
  • 一、三种方言之间的计量比较56-59
  • 二、三种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59-62
  • 第四章 双堆屯客家话语法研究62-73
  • 第一节 词法特点62-69
  • 一、实词的用法62-67
  • 二、虚词的用法67-69
  • 第二节 句式特点69-73
  • 一、比较句69-70
  • 二、处置句70
  • 三、被动句70
  • 四、疑问句70-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6
  • 附录76-170
  • 一、荔浦县双堆屯客家话同音字汇76-87
  • 二、荔浦县双堆屯客家话分类词表87-170
  • 致谢170-1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伯慧;不断进取,不断开拓,把客家方言的研究推向新台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曹冲;客家方言研究的喜与忧——几位专家谈客家方言研究现状[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陈立中;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概况[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温昌衍;江西石城话属客家方言无疑[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5 温美姬,温昌衍;广东客家方言的源与流[J];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第六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J];方言;2005年02期

7 詹伯慧;;我看客家方言与《中山客家话研究》[J];学术研究;2006年07期

8 杨雅文;;提高客家方言播音水平的若干问题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林清书;;台湾客家方言教学与研究的经验和启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6期

10 兰玉英;曾为志;;成都客家方言基本词汇的演变方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百顺;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海峡两岸客家方言比较研究[A];海峡两岸语言及辞书研究[C];2013年

3 侯秋霞;张积家;;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及对认知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雷弯山;;畲语研究中的逻辑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5 王晓梅;邹嘉彦;;马来西亚柔佛州客家人的语言转用[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金富 曾仕谦 叶志明 钟兴明;研究客方言让他走上国际讲坛[N];梅州日报;2012年

2 叶雪萍;莳[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3 吴靛初;“老婆讨勿着,,坏过吃错药”及其他[N];闽西日报;2005年

4 叶雪萍;樵[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5 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食[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6 记者 吕晓敢;留住乡音 保留记忆[N];东莞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立中;湖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桃;宁化客家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D];西北大学;2010年

2 苏俊;论形成客家方言特色的社会因素[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胡秋平;遂川客家方言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谢婷;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语法变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杝涵;英W 晈老g文s{《客英大彮典》o"字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6 曾洁婷;客家方言区初中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杨慧娟;紫金客家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凡艳艳;桂林市荔浦县双堆屯客家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邱前进;广西宾阳客家方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10 刘起昆;客家方言词源考索[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8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