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意义即用法,规则即类推——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和数学观说起

发布时间:2017-10-08 07:04

  本文关键词:意义即用法,规则即类推——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和数学观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元语言 类推 数学基础 共相 家族相似


【摘要】:很多学者把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的主张理解为词在语言游戏中的用法,其实更重要的方面是儿童在语言游戏中获得词义的过程和条件,即词义的获得不是解释而是训练。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再次关注数学基础问题并重返哲学研究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他由此提出意义即用法的观点,抛弃了早期词和对象对应的图像论观点。意义用法论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因为真正的元语言的意义只能通过使用获得,这样的元语言就是自然语言,而自然语言内部无法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不可能完全形式化,因此数学、哲学不可能有逻辑基础。但是,基于意义即用法论的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说并不能否认共相论的存在,自然语言是有规则的,获得自然语言规则的基本方式就是类推,类推也是人类必要的基本认识行为之一。承认类推就需要承认和类推相关的共相、原型、模型、隐喻等范畴。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元语言 类推 数学基础 共相 家族相似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项目批准号:14ZBD10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汉语与民族语言关系字专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3AZD051)
【分类号】:H0-06
【正文快照】: 一、数学基础中逻辑主义的困难理解维特根斯坦需要围绕数学基础和语言的关系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他开始走向哲学是因为读了罗素和弗雷格的数理逻辑著作。维特根斯坦重返哲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1929年听了直觉主义者布劳威尔(Blouwer)关于数学基础的演讲,所以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前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德;汉语句子理解进程中句法整合与语义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王静;;“格”语法对TG标准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陈保亚;;论语言哲学的建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王洁;;试论新词的可接受度[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5 李银兵;文萍;;后期维特根斯坦语法分层的目的性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6 魏忠伟;;语言哲学及乔姆斯基“天赋”假设的唯物论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7 王洪铭;;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解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8 韩野;;“伽利略—牛顿风格”与生成语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9 郭琳;;转换生成语法对歧义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10 王明亮;刘智慧;;结构歧义句之转换生成语法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苏明月;;质疑“犯罪有益”——从E·迪尔凯姆说起[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邱立坤;;单音节名词(缀)的释义模式与三音节名词的语义结构关系[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邱立坤;张晓巧;毛宁;;现代汉语复合词内部结构词典的构建[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5 邱立坤;邵艳秋;;语义词典归类不当现象自动发现[A];第六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樊岳红;;布鲁尔对“遵守规则”的社会学阐释[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刘晋晋;;反符号学视野下的语词与形象——以詹姆斯·埃尔金斯的形象研究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8 李启军;;影视明星的符号结构与价值结构——影视明星符号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9 李祥林;;对中国文化雌柔气质的发生学考察[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10 甘莅豪;;危机管理、危机公关、危机传播之辨析——一种符号社会学的考察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3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5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徐东辉;加克“语言转化”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志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云;古代汉语名动词类转变的多角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震宇;孙甘露小说语言能指化的理论意义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3 朱增跃;哥德尔:数学不是语言的句法[D];复旦大学;2011年

4 赵丽娜;《世说新语》空语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芳;泰汉被动句比较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郭春燕;汉语复句分类研究新探索[D];安徽大学;2011年

7 尹佳奇;汉语定名结构中定语扩展的权限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莹;说“同样”及现代汉语的类同表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章兰芳;维特根斯坦对本质主义美学的批判[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丽韫;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保亚;对剩余语素提取方法的限制[J];汉语学习;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992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92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