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与程度量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7-10-08 17:04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与程度量的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形容词 重叠 程度量 变量


【摘要】:从词法类型来看,形容词的重叠可以分为构形重叠和构词重叠,而从结构形式上来看,又可以分为完全重叠形式、半完全重叠形式和不完全重叠形式,而且这些形式和其所表达的意义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其重叠形式所表示的程度量特征丰富。从典型范畴理论来看,模糊量、固化量、主观量、大量都是形容词重叠形式所表达的典型的程度量。此外,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所表达的程度量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形容词 重叠 程度量 变量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年度科研项目“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现代汉语程度量范畴研究”(Y201223767) 浙江工商大学校级课题“现代汉语程度量范畴研究”(X11-34) 浙江工商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4060XJ2011009)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前言1.在现代汉语中,程度量不仅可以通过句法的形式来表达,诸如用程度副词来修饰被饰成分,如“很好、比较不错、最优秀”等,从而显示程度量,同时还可以借助词法的手段来表述,如“大大、高高、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等。重叠就是这样的词法形式,它可以用来凸显程度量。2.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毓智;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J];语言研究;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尹钟宏;;《子夜》中的重叠式副词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3 李泉;;单音形容词重叠的形式和语法意义[J];对外汉语研究;2006年00期

4 戚晓杰;;音节之于汉语语法[J];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1期

5 石锓;唐以前的AABB式形容词语[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石锓;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演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石毓智;;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功能的差别[J];汉语学报;2007年04期

8 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9 张卫国;朱翠萍;;状态形容词可以重叠吗?——从“雪白雪白”与“雪白”的关系谈起[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10 董楠;;频率副词“连”和“连连”的多角度考察[J];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张旺喜;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淑美;施春宏;;阎连科作品中的重叠形式探析——兼谈语言表达形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2 张谊生;;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4期

3 张志华;;湖北罗田方言中“差”的重叠形式[J];汉语学报;2005年03期

4 宋艳丽;兰清;;副词基础形式和重叠形式的异同[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韦玉娟;;六甲话的词缀和重叠形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罗红昌;;汉语重叠形式选择的优选论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陈庆武;泛论现代汉语的重叠形式[J];福州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8 向柏霖,陈珍;茶堡话的重叠形式[J];民族语文;2004年04期

9 刘群;;基于有限状态转移网络的词语重叠形式生成和识别[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0 周晓凤;;语言重叠现象的实质性问题——以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重叠形式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云 饶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叠形式研究彰显问题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赵艳平;也说汉语双音动词的重叠形式[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璐;优选论框架下现代汉语双音节词重叠现象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强;现代汉语重叠形式连续性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古靳;现代汉语副词重叠形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李莉;汉维语重叠形式词语对比[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冰凌;杭州方言重叠形式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5 翁洁;汉语形容词、副词重叠形式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王丽媛;数词、量词、数量词语的重叠[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明芹;AB式象声词的重叠形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心仪;充满活力的语言表达[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倩;《儿女英雄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10 李孟欣;关于“是系”词和“そぅ系”词异同点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5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995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