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中国诗学中的内视美追求及其审美功能

发布时间:2017-10-13 14:37

  本文关键词:“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中国诗学中的内视美追求及其审美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如在目前 见于言外 内视之美 构形


【摘要】:中国古代诗学中意象与意境,究其实质是一种内视之美。而诗学以之作为审美价值标准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诗的内视之美。在笔者看来,这种内视之美,恰恰体现了文学的基本审美属性。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前后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见于言外”是以“如在目前”为其前提的。严羽的“盛唐兴趣”,王廷相的“意象透莹”,王国维的“不隔”等等,都是内视之美的标举。从诗人创作的角度看,诗的内视之美在于经过主体的“拟容取心”而产生的圆融整一的意境,主体的知觉功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诗的艺术媒介来说,诗人的内在构形是产生“言外之意”的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图书馆;
【关键词】如在目前 见于言外 内视之美 构形
【正文快照】: 意象也好,意境也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或中 因素是什么?我所设定的回答是,在于意象和意国诗学研究中都是成果最为丰厚的领域,也是最 境所具有的内视之美。笔者从大量的诗学文献中能体现中国美学特色的领域。笔者无意置喙其 产生了这样的认知:中国诗学中意象或意境都是间。然而,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咏吟;;现代中国诗学三大派别之得失论衡[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2 林理彰;祝远德;;中国诗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3 ;刊首语[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4 程相占;;诗学的“重量”范畴——中国诗学批判断想之一[A];东方丛刊(1997年第4辑 总第二十二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纳;重新审视绚丽多彩的中国诗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舒晋瑜;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谢桃坊;怎样认识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记者 李陈续;诗学研究应在创新上下功夫[N];光明日报;2001年

5 ;现代中国诗学建构的西方资源[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向阳;中国诗学技法思想嬗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石朝辉;简化:中国诗学的民族特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新苗;中国诗学文化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迪[D];江南大学;2013年

4 陈雁漪;道家美学与程抱一对中国诗学精神的文化传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轶涛;《布赫诗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5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25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