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宁波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1 13:10

  本文关键词: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宁波大学》 2009年

吴宓与新文化运动

杨桂珍  

【摘要】: 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是新文化运动遭遇到的最大反对势力之一,吴宓甚至以他的一生在努力与坚持着。拥有留学经历、投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门下的他对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文化方案、革命主张及实践方式甚是不同意,并以自己的人生注脚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出路和方向。 《吴宓日记》是吴宓著作中份量很重的一部,它以记录的及时性、丰富性而在对吴宓的文化观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透过日记里繁缛的文字和记述,可以整理出他与新文化运动者不同的文化方案和思路:双方的知识结构、成长经历不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不同,导致了双方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去践行自己的信念。在吴宓眼中,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化,其本质都是相通的,而且文化具有传承性,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论调只是突出了各个时代的特质、却忽视了一代又一代赖以传承的精华;而在新文化运动那里,他们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尤其是看到了中国相比西方之下的落后与停滞而心焦不已,强调以“科学”和“民主”的名义在社会各个领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彻底的革命。在新文化运动取得话语霸权地位的前提下,吴宓和他的同仁们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辛苦奋斗在《学衡》、《文学副刊》等文艺阵地上,并执教鞭、上讲台,关注年轻一代的教育。 透过吴宓的志业理想和文化实践,我们不难找出他学贯中西、又以保护传统为前提的文化观。本文即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借由《吴宓日记》反映的信息来提示吴宓矛盾的文化人格;第二部分则探讨了吴宓、《学衡》及新文化运动的论战,从中突出吴宓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第三部分则抛出了吴宓的文化建设方案和文化建设实践,即撰文著书、办刊物和教育三种方式;第四部分则在前面的基础上欲还原吴宓、摘掉其身上保守、迂腐的老派文人的帽子,并站在今天的角度上重温吴宓的贡献,得出吴宓的文化理想其实是当时主流思潮的一个很补充的结论,即使在现在也仍有借鉴意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吴宓和《吴宓日记》10-21
  • 1.1 《吴宓日记》的概况10
  • 1.2 《吴宓日记》的价值10-15
  • 1.2.1 史料价值10-13
  • 1.2.2 无法替代的自我观照13-15
  • 1.3 《吴宓日记》折射出的矛盾人格15-21
  • 1.3.1 矛盾性格15-17
  • 1.3.2 文化人格17-21
  • 2 吴宓与新文化运动21-31
  • 2.1 站在对立面的思考21-23
  • 2.2 吴宓与《学衡》23-27
  • 2.3 吴宓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27-31
  • 3 吴宓的文化建设方案和文化建设实践31-42
  • 3.1 文化建设方案31-35
  • 3.1.1 结识白璧德31-32
  • 3.1.2 一个问题,,两种方式32-34
  • 3.1.3 走向传统的旨归34-35
  • 3.2 文化建设实践35-42
  • 3.2.1 撰文著书36-38
  • 3.2.2 办报38-39
  • 3.2.3 教育39-42
  • 4 重新认识吴宓42-46
  • 4.1 还原吴宓42-43
  • 4.2 百年之重归43-46
  • 参考文献46-48
  • 在学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葆耕;吴宓:孤独的强者——纪念吴宓诞辰一百周年[J];百科知识;1994年09期

    2 沈卫威;《学衡》主要作者的个体命运[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3 史云波;论吴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保守回应——以《吴宓日记》为中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吴宓谈鲁迅对他的批评[J];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08期

    5 舒芜;鲁迅“棒喝”过吴宓么?[J];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08期

    6 徐葆耕;吴宓与会通派[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蒋书丽;学衡派和新文化派的错位论争[J];人文杂志;2004年06期

    8 蒋书丽;;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宿命[J];人文杂志;2006年06期

    9 蒋书丽;学衡派的道德价值[J];书屋;2004年11期

    10 刘克敌;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石卫;中小学素质教育与主要心理素质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长乐;文化、人格及其教育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门红丽;;精神危机中的坚韧——浅析《吴宓日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周亮;;新诗的自我救赎——试论20世纪20—40年代新诗在“民族化”和“全球化”方面的探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方习文;;《惠的风》和一群徽州文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卢晓霞;;论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9 卓丽芳;;疏于治国 慵于齐家——唐中宗的人格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10 张凯;;在乒乓球课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实验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栋;;中西融合 古今贯通——从吴芳吉的白屋体新诗理论与创作看中国新诗的发展途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吴小玮;;庚款留美生的留学生活及其影响——以胡适、吴宓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金富军;;清华学校改办大学过程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4 陈越;;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吴宓的道德批评模式的现代价值——兼论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兴良;;犯罪存在的个体解释[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6 傅跃建;于斌;;浅析精神障碍及其患者肇事行为的预防[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叶乐宁;陈武林;;EPQ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测试情况报告[A];湖北民政医学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8 陈芝国;;南星:现代田园诗的奠基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7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艳萍;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心理思想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魏雪猛;我国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调查与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冷鸿涛;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培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苗菊;《世说新语》与《儒林外史》之叙事共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莺;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伦;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峰;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葛桥;论工读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寿桐;欧文·白璧德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宿命角色[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2 张贺敏;学衡派与吴宓研究70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刘淑玲;吴宓与《大公报·文学副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广生!河北;吴宓的日记[J];文史杂志;2000年03期

    2 张曼菱;关于日记与灵魂的失落[J];文学自由谈;2000年04期

    3 王开林;;身披絮衣陷棘丛[J];安徽文学;2006年01期

    4 何蜀;;吴宓与唐昌敏[J];博览群书;2007年11期

    5 金梅;论毛彦文之不嫁吴宓[J];文学自由谈;2000年01期

    6 郑家建,吴金喜;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吴宓的事功与学术[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7 曹立新;;《吴宓日记(续编)》中的历史片断[J];书屋;2008年07期

    8 曾祥铣;吴宓与卢葆华[J];文史天地;2002年06期

    9 任葆华;;吴宓与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4期

    10 胡其柱;吴宓与《学衡》[J];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群;刘明;王建业;;IPSS夜尿次数和排尿日记相比较的准确性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蔡姝婧;;用Java语言实现的日记本[A];Java技术及应用的进展——第八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3 李蒲星;;当代油画 繁荣假象后的末落[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弘祖;徐建春;;游雁宕山日记后[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5 卞雪凝;;让日记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中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刘静;;与时俱进的文物定级工作——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文物定级工作有感[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7 吴凤鸣;;丁文江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科学派的主将——为纪念他诞辰120周年而作[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黄岭峻;;论白坚武的转变——一个价值相对主义含混性的实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桑如亲;乔国华;;“日记”,让我们享受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吴小玮;;庚款留美生的留学生活及其影响——以胡适、吴宓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成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陈平原;[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曾园;[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杨益茂;[N];北京日报;2007年

    5 杨天石;[N];学习时报;2007年

    6 徐迪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周庆安;[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徐珠 彭智;[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傅国涌;[N];经济日报;2005年

    10 祝小帅;[N];衡水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媛;现代性视域中的吴宓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刘黎红;“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D];南开大学;2003年

    4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王雪明;制衡·融合·阻抗[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郁辉;杨钟羲年谱补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尹小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负面情绪及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毕昆鹏;阿拉伯文化复兴的旗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10 王代莉;五四前后文化调和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玲;民国时期教授的生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瑜;梁启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考辨[D];河北大学;2006年

    3 黄志斌;论林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郝涛;研究系与五四运动[D];吉林大学;2007年

    5 周丽飞;早期儒家思想价值的重新发现[D];外交学院;2006年

    6 陈小奖;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浪;新国文·新文学·新国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娟红;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冯占元;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10 夏莹;论新文化运动对民国服饰嬗变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4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