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新时期以来“城乡关系”变迁的一种文学表征——《人生》《雨把烟打湿了》《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并置阅读

发布时间:2017-07-15 15:22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以来“城乡关系”变迁的一种文学表征——《人生》《雨把烟打湿了》《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并置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关系 城市中国 乡村文化 高加林 《人生》 路遥 小说叙事 乡土中国 城中村 刘巧珍


【摘要】:正"从基层而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逐渐"变身"的过程,是一个城市如何把乡村纳入自己轨道的过程。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城乡关系的变迁,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有力地介入了对于这一变迁的书写。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人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市中国;乡村文化;高加林;《人生》;路遥;小说叙事;乡土中国;城中村;刘巧珍;
【基金】:校级培育项目课题“新世纪乡下人进城的文学想象与新型城镇化”[XKY2014201]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从基层而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一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逐渐“变身”的过程,是一个城市如何把乡村纳入如果将三部作品并置在新时期以来的现代化自己轨道的过程。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城乡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J];开放时代;2014年06期

2 王松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J];学习论坛;2014年10期

3 任玉岭;;缩小“四大差距”比涨工资重要[J];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伟;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翠菊;;新时期以来“城乡关系”变迁的一种文学表征——《人生》《雨把烟打湿了》《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并置阅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03期

2 刘丹;;新工人阶级的手机传播与社会交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3 史明萍;;“策略行政”与“底线目标”:城管执法的日常实践逻辑——基于武汉市F区调研[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赵月枝;吴畅畅;;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重建?——国家、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政治传播[J];开放时代;2016年01期

5 刘永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传承;2015年12期

6 陈韵聪;李凯;;“\L丝”文化的美学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刘磊;;城乡关系视野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道路选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杨敏;和思鹏;;社会协商论:包容共享与社会公正新探——试析郑杭生先生对中国特色中层理论的贡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

9 刘震;曹泽熙;;信息生产中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04期

10 张翔;;当代文学叙事中的个人主义意识危机——从近两年数部作品谈起[J];文学评论;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恒林;社会公正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二代”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鸽;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D];上海戏剧学院;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毅;吴琼文倩;;一纸劳动合同的建筑民工梦——2013年建筑工人劳动合同状况调查[J];南风窗;2014年03期

2 黄宗智;;重新认识中国劳动人民——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的非正规经济[J];开放时代;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国盛;;苏联经验与中国经历:20世纪50年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J];史学集刊;2012年02期

2 赵彬;近代烟台贸易与城乡关系变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01期

5 完世伟;;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及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2期

6 江俊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其经验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06期

7 习裕军;;城乡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兼评十八大报告城乡融合发展战略[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06期

8 隗瀛涛,田永秀;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2期

9 陈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的城乡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生;李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2 陈克毅;;协调城乡关系之浅见[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二仁;陈克毅;杨波;;新时期城乡关系研究[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4 江新洪;罗敏;李永平;;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邵峰;;浙江城乡关系变迁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蔡金升;;村企互动——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蔡f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发展阶段变化与城乡关系调整[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8 白云朴;;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9 居占杰;;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及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10 王洪超;谢元态;陈芳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学透视[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 李志杰;斯密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观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省委党校副教授 牛润霞;关于城乡关系的“三个为什么”[N];西安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孙志强;新路标带来城乡关系新变化[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王义;青岛城乡关系六十年回顾与展望[N];青岛日报;2009年

5 清华大学教授 胡鞍钢;略谈城乡关系之变[N];北京日报;201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杜志雄 张兴华;世界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发展趋势[N];中国人口报;2006年

7 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杨沛英;构建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关系[N];陕西日报;2012年

8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 马晓河;协调处理城乡关系[N];经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朱菲娜;调整好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10 省委党校 姜国忠;城乡关系的调整与重塑[N];黑龙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罗敏;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在城乡关系上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邦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大学;2012年

5 奚建武;从复合到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睿;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和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杨翼;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梅林;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丽莉;甘肃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惠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关系问题[D];兰州大学;2008年

2 汪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城乡政策及城乡关系的演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明;建国初期城乡关系研究(1949-1957)[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甜甜;制度变迁视域中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海利;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张玲;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8 方彩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与构建中国和谐城乡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徐沈倩;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皮玫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当代实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4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44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