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现代诗与古代诗接受的差异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21:30

  本文关键词:现代诗与古代诗接受的差异性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诗 文言诗 差异性 接受心理


【摘要】:文言诗的审美规范超常稳定,十分吻合国人相应的接受心理。然而,现代诗与文言诗已然出现两种"不同制式"的分野,前者的"流变"趋势,不断解构着后者的恒态与固化。总体上说,古代乡村,自然田园模式不断遭遇现代都市模式的"蚕食",在题材、主题、意蕴、结构、节奏、语言、句法、手段诸方面都受到明显冲击。从差异性出发而非固守同一性观点,或许更能深入体悟新旧诗歌在文本接受上的"裂隙"(有些时候甚至不可通约),理解其间差异性。在比较不同"纹理"的基础上,清理接受的惯性与陈旧观念,采撷新的现实经验,进而调节现代新诗的接受心理,形成新的审美规范。
【作者单位】: 厦门城市学院人文与艺术系;
【关键词】现代诗 文言诗 差异性 接受心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诗歌审美接受研究》(14FZW005)
【分类号】:I207.2
【正文快照】: 一、“恒态诗美”的接受承续按照同一性原则,现代诗与古代诗的接受,本来是要尽量缩小双方差距,求取最大化统一。事实上在许多层面上,人们也都十分乐意遵循古今中外诗歌某些与生俱来的本体属性规定,在本质主义或“局部本质”的照亮下,完成诗美接受的圆满旅程。古代诗虽然自新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健;众声交响:汇聚在汉诗复兴的宏大水域——21世纪中国首届现代诗研讨会综述[J];诗探索;2002年Z1期

2 金宵;现代诗《织》赏析[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夏鲲鹏;;新时期现代诗演变及未来发展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沙克;;穿越时态的审美解码——对叶橹《现代诗导读》的解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潘文明;;潘文明现代诗四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黄灿然;;现代诗何以晦涩[J];名作欣赏;2011年25期

7 宋品仲;;现代诗[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谢永新;;越华新锐诗人现代诗创作述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寇克英;现代诗欣赏中的几个问题[J];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3年01期

10 姚国建;;现代诗的空白美[J];写作;199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建;;现代诗的变形艺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叶橹;;形式与意味[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慧如;;论台湾现代诗的抒情语调[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晨;;生命的意义——关于邱振中的《状态-Ⅳ》及其他[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5 吕进;;现代诗技巧的“有”与“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蓝棣之;;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辛笛[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7 靳晓静;;在诗歌中如何把根留住[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同道;;蓝马店的风景:辛笛[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9 林静助;;论跨世纪台湾图像诠释的意义及其脉络——从现代诗创作抽样检视台湾图像的变异[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丁旭辉;;杨佳娴诗作的古典新象[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迪;现代诗的三个基点[N];文艺报;2007年

2 须文蔚;新世纪的交响诗:浅谈台湾现代诗发展[N];文艺报;2012年

3 早报记者 许荻晔;“现代诗带着人间烟火,越有平民质感越有力量”[N];东方早报;2012年

4 记者 王媛;《现代诗导读》首发式在并举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施晨露;“写诗软件”流行提醒了谁[N];解放日报;2013年

6 毛志成;古诗是现代诗的救星[N];光明日报;2000年

7 张彬;诗歌:微信传播不可小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关东客;“当下诗歌赛盛唐”的错觉与虚妄[N];太原日报;2012年

9 董宏猷;美丽而恢弘的“张力大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陈超;心灵对“废墟”的诗性命名[N];文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迪;尹玲战争诗论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3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73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