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阈下田村俊子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妥协
发布时间:2017-07-29 11:04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阈下田村俊子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妥协
【摘要】:田村俊子(1984.04-1945.06)是活跃在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的一线女作家,又因其是日本近代文坛的女作家中除j口一叶外以写作为生的第一人,所以也被称为日本近代史上女性职业作家第一人。其户籍名为“佐藤と志”,师从幸田露伴时期的名字为“佐藤露英”,向大阪朝日报纸投稿时的名字为“町田と しに”,但当该投稿作品《放弃》获奖后公开发表时的署名为“田村俊子”。之后其还拥有数个不同的名字,但由于她有名的作品多署名为“田村俊子”,所以大多文学研究者统一称其为“田村俊子”。田村俊子全盛时期(1910-1916年)的文学作品主题主要是“男女相克”,而“男女相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性别差异。近年来,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本论文选取田村俊子全盛时期的三部作品,在社会性别学的视角下对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女作家的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她们作为“新女性”的妥协性,并结合作家当时所处的明治末大正初时期的日本社会背景(“男尊女卑”思想大范围存在, “贤妻良母”仍是女子所受教育的主题),进一步分析了她们妥协性的根源,发现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外因,而女性自身的不自立是内因,并且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本文纵向对比分析三部作品的主题及女主人公妥协的异同点,进而结合田村俊子全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发现其文学主题为其过浓的女性独有的感性所牵绊,而这种牵绊也导致俊子在全盛时期已表现出了创作力的枯竭;在此基础上,结合田村俊子的生活经历,进一步分析了作为“自立的新女性”代言人的田村俊子自身也存在着由于过度依赖男性而导致的不自立,并推测这可能是导致其“颠沛流离”“客死他乡”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概述了田村俊子的生平、文学作品及相关先行研究。并介绍社会性别学的形成及其在多种学科与跨学科中的应用,以及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文学研究。第二章,提取出《放弃》中退学后旨在成为专职剧作家的女主人公的“身内”世界和“外在”世界,分析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无形的压迫,解读了女主人公面对压迫选择沉默及逃避的妥协姿态,进而分析女主人公“远走他乡”的原因。第三章,在分析《女作者》中化妆与女主人公的自立与文学创作关系的基础之上,解析不懂得尊重女性事业的丈夫身上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发掘存在于女主人公身上的传统女人逆来顺受的特性,及其作为新女性的妥协,并分析女主人公“放弃”的原因。第四章,从《她的生活》中女主人公婚前到结婚后不断改变的“爱的信仰”中,提取出其通过牺牲自己及事业不断“说服”自己适应婚后生活的一系列妥协姿态,得出女主人公的“爱的信仰”其实是“自我欺瞒”的结论。同时分析自诩“新男性”的男主人公骨子里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进而分析女主人公妥协的原因。第五章,概括分析三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解析当时社会中,男性眼中的女性社会角色,及女性眼中的女性社会角色,发现男性女性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知存在着差异——男性的认知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规范要求一致,女性的认知却恰恰相反。但由于女性自身的不自立,其逐渐妥协成男性所希望的女性角色。最后结合田村俊子的人生经历及狭隘的文学作品选材,证明其在全盛期已出现了创作力衰竭的迹象。分析其衰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注重女性独有的感性,过度依附男人而导致的不自立及缺乏毅力的性格。结尾处总结了正文中的内容,并提出该论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田村俊子 妥协 社会性别 自立 贤妻良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313.0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摘要8-10
- 凡例10-11
- 目录11-13
- 正文13-78
- 参考文献78-79
- 附录79-87
- 致谢87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叶娟;从《断念》与《木乃伊的口红》看田村俊子的女性主义写作[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8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8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