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观念向中国古代小说的渗透与深化
发布时间:2017-08-07 22:08
本文关键词:因果报应观念向中国古代小说的渗透与深化
【摘要】:因果报应观念在小说形成独立文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中,并为儒道佛三家所共同张扬。无论是在中国人的心理层面还是在小说的叙述层面,因果报应观念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魏晋时期,因果报应观念向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内容不断渗透,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建构叙事结构等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成熟。隋唐以来,因果报应观念不断深化,通过不同叙述视角的分裂与转移,在小说叙述话语方面取得了有效的突破。宋元之后,因果报应观念继续在小说叙述动作中不断深化,并努力尝试打破自身原有的封闭自足的结构体系,以实现作者、作品、读者的有机连接。
【作者单位】: 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关键词】: 因果报应 古代小说 叙述内容 叙述话语
【分类号】:I207.41
【正文快照】: 什么是因果报应?《喻世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中,月明回答柳翠问因果时有这样一段话:前为因,后为果;作者是因,受者为果。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所以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1]456我们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淮茗;投向世界的目光——近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新态势[J];学术界;2001年03期
2 yふ雇,
本文编号:63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3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