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异乡人的困境及复仇——刘庆邦小说中的男权话语叙事
本文关键词:城市异乡人的困境及复仇——刘庆邦小说中的男权话语叙事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对立 他者构建 受挫焦虑 复仇 男权话语
【摘要】:刘庆邦的小说创作立足于新时期农村青年逃离乡村,抛弃乡村文化甘愿融入城市文明的生存追求,展现了乡村人进城后的困境与受挫后的复仇。从乡村人对城市"他者"的想象、进城后想象的破灭、受挫后无法返乡的焦虑及侵占女性"身体"的畸形复仇等方面对刘庆邦小说的复仇叙事进行梳理,分析刘庆邦叙事中的男权话语。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城乡对立 他者构建 受挫焦虑 复仇 男权话语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128.1032.010.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8 10:32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不断加大,“到城里去”和“做城里人”成为乡村人的迫切愿望。刘庆邦的小说创作正是立足于这种“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楠;以一种存在窥视另一种存在——有感于刘庆邦的《城市生活》[J];当代文坛;2003年06期
2 韩富叶;简单中见丰富 平常处显深邃——读刘庆邦的三篇小说[J];名作欣赏;2005年22期
3 吴建华;孙明岗;;刘庆邦小说中的农民[J];理论与创作;2005年06期
4 刘伟厚;;躲不开的悲剧——试论刘庆邦的矿井小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刘成勇,李琪;浓情淡出:刘庆邦小说的审美追求[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晓南;地火深处的泪光——刘庆邦近作评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3期
7 关峰;;论刘庆邦小说中的暴虐想像[J];江淮论坛;2006年01期
8 刘红庆;;我向刘庆邦进言![J];艺术评论;2006年03期
9 冀明俊;;“救他”的滑稽与“他救”的无奈——评刘庆邦的小说《卧底》[J];沧桑;2006年02期
10 张立杰;;悲凉苦涩的“过把瘾”——读刘庆邦的《咱俩不能死》[J];名作欣赏;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美;刘庆邦与煤的缘分没完没了[N];中国邮政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苏墨;刘庆邦:作家生来就是还泪的[N];工人日报;2012年
3 翟业军;刘庆邦创作局限论[N];文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洋;刘庆邦:作家要有责任心[N];河南日报;2007年
5 武翩翩;刘庆邦作品:在不同视角下的解读[N];文艺报;2007年
6 记者 李硕;刘庆邦:为民族保留一份记忆[N];周口日报;2007年
7 ;刘庆邦《皮球》简单与含混应有所平衡[N];文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诒卿;得“地”独厚刘庆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木弓;刘庆邦中篇小说《卧底》及其他老派故事有力度[N];文艺报;2005年
10 王翠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刘庆邦:因为懂得,,所以忧患[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霞;刘庆邦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及其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丽梅;论刘庆邦小说中的“矿井”世界[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若昕;论刘庆邦小说中的未成年人形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晓芳;刘庆邦笔下的女性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婉婷;刘庆邦小说中的忏悔与赎罪[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6 辛晨;生存危机与文学书写[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璇;“暗黑世界”中的生命审视与人性叩问[D];南昌大学;2015年
8 王宁;论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青岛大学;2015年
9 王晓晨;开启现实与虚构的想象之门[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路通;论刘庆邦小说的三种创作模式及其得失[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29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2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