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创伤理论视角下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8:24

  本文关键词:创伤理论视角下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 心理创伤 文化创伤


【摘要】:石黑一雄是著名现代日裔英国小说家,被评论界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其小说《长日留痕》发表于1988年,并于1989年获得享有英国文学最高盛誉的布克奖。目前关于小说《长日留痕》的研究主要从叙事学、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角度进行解读。关于该小说的主题探讨主要包括身份缺失、怀旧、危机等。本论文在对小说文本细读和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朱迪斯·赫曼和尼尔·斯梅尔瑟的创伤理论,分析小说主人公史蒂文斯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分析了主人公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的症状,心理创伤的症状包括自我封闭、情感障碍、盲目崇拜权威以及抑制创伤;史蒂文斯及其代表的帝国遗民所面临的文化创伤主要表现在文化身份的缺失和替罪羊效应。论文主体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引起史蒂文斯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的原因。引起心理创伤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在管家职业生涯中对尊严和伟大的扭曲地追求;文化创伤主要来自战争对他们的伤害和社会对他们的孤立,战争的爆发使史蒂文斯的追求和抱负化为泡影,战争后新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使史蒂文斯及其代表的帝国遗民的文化身份面临缺失,而社会对文化创伤的否认和漠视则加剧了创伤。论文主体的第三部分讨论了史蒂文斯创伤的复原,根据赫曼的创伤复原阶段,史蒂文斯在经历了叙述创伤和重建人际关系之后,他试图融入社会并寻求文化的融合。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的分析认为: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英国管家的人生悲剧,还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的症状、原因以及复原创伤的尝试。小说还揭示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冲突的关注,以及对走出创伤和寻求文化融合方式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 心理创伤 文化创伤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8
  • 1.1 Introduction to Kazuo Ishiguro11-15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Remains of the Day15-18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8-23
  • 2.1 Studies Abroad18-20
  • 2.2 Studies in China20-23
  • Chapter 3 Trauma Theory23-29
  • Chapter 4 Traumatic Symptoms in The Remains of the Day29-51
  • 4.1 The Symptoms of Psychological Trauma29-40
  • 4.1.1 Disconnection29-32
  • 4.1.2 Emotional Barrier32-36
  • 4.1.3 Blind Worship of Authority36-38
  • 4.1.4 Repression38-40
  • 4.2 The Symptoms of Cultural Trauma40-51
  • 4.2.1 The Loss of Cultural Identity41-47
  • 4.2.2 The Scapegoating Effect47-51
  • Chapter 5 Causes of Traumas in The Remains of the Day51-69
  • 5.1 The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Traumas51-61
  • 5.1.1 The Family Environment51-56
  • 5.1.2 The Pursuit of Distorted Dignity and Greatness56-61
  • 5.2 The Causes of Cultural Traumas61-69
  • 5.2.1 The Road to War61-67
  • 5.2.2 The Isolation from the Surroundings67-69
  • Chapter 6 Recovery from Traumas in The Remains of the Day69-77
  • 6.1 Confessing the Traumatic Past69-73
  • 6.2 Reconnection73-77
  • Chapter 7 Conclusion77-80
  • References80-84
  • 作者简介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娅;;幸福是个肥皂泡——石黑一雄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1期

2 王岚;公正地再现“他者”——简评石黑一雄的《当我们是孤儿时》[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3 李春;石黑一雄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4 刘元侠;;从陌生误解走向互相认同——石黑一雄小说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5 朱叶;赵艳丽;;无奈的哀鸣——评石黑一雄新作《千万别弃我而去》[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6 鲍秀文;张鑫;;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象征[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7 步朝霞;;石黑一雄《伤心情歌手》中的反讽与悖谬[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王烨;;历史的主观性和意识形态蕴涵——石黑一雄小说对历史威权的反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钟志清;;寻觅旧事的石黑一雄[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3期

10 邹海仑;;与一位老朋友—新相识的会见——采访英国作家石黑一雄[J];外国文学动态;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胜昆;;最后的晚餐?——A Family Supper的认知诗学解读[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栎;当我们是孤儿[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文笔;柔板心境[N];东方早报;2010年

3 主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陆建德;征服者的污点[N];光明日报;2001年

4 赛非;又一个让人类选择回避的命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颖;创伤视角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杰;家园的失落与觅寻: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的空间批评解读[D];郑州大学;2015年

2 刘晓亚;《远山淡影》中的创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翠玲;《别让我离开》的存在主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葛楠;族裔性与国际主义的融合:石黑一雄三部作品创作特征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佳;论石黑一雄《群山淡景》的记忆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龙;石黑一雄作品中的孤儿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国艳;分裂的风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吕静文;石黑一雄《浮世画家》中的创伤与伦理意义[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刘爽;《别让我走》中的创伤解读[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10 薄亮;石黑一雄的身份悖论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3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3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