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文学领域中的北京形象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4-08-26 08:52
第 1 章 文学·文人·城市
1.1 文学想象中的北京
在闲适从容格调的影响下,林语堂的笔下的北京城呈现了异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对于过于频繁的商业生活,林语堂认为这有碍于社会“悠闲的精神”,人们不能也不应该被外物所累,成为金钱、时间的奴隶;北京城的从从容容,不紧不慢是最好的节奏,北京城的富也得工作,贫也不至于求生无门是最好的状态。
“当作者通过作品揭示一个世界时,这就是世界在自我揭示。”这句话出于《美学与哲学》一书,但对于理解文人、文学与城市三者之间交错的关系,理解文学想象中的北京与真实北京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老舍在发表于 1935 年的《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一文中,曾就创造者康拉德与海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在老舍看来,“海与康拉德是分不开的”,康拉德的荣誉建立在海的基础之上,尽管他也创造过海以外不同背景的故事,并且在那些故事当中,也许更能体现他高超的说故事的本领,但只有在海的世界中,他才是真正的王者:“从漂浮着的一个枯枝,到那无限的大洋,他提取出他的世界,而给予出一些浪漫的精气,使现实的一切都立起来,呼吸着海上的空气。”
老舍在此试图想说明“他(康德拉)所认识到、体验到的创作对于题材、对于特定文化环境的依赖”,从而引出文学创作(城市书写)是文人寻找并融入到属于他的城市之后,才真正开始并成就了文人的。可能老舍没有想到的是,康拉德之于海的意义,与他之于北京的意义是十分相近的,北京就是老舍的那片大海,甚至在经过以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老舍对于北京城的意义,已经超越创造者康拉德之于海的意义,成为理解文人与城市关系的典型。
.............................
1.2 文人与北京形象的生成
林语堂曾经对前朝的遗老遗少们表示赞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姿态,他们养鸟、养花、斗蟋蟀,生活富有韵律和节奏,这种节律既反映了文化的修养,也反映出一种从容与豁达,而这正是林语堂心目中北京城的理想状态,也是林语堂钟爱的人生状态。
北京“作为一种文化的共同体,替代了乡土中国的国家与文化地位,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从这一角度出发,北京也是一个想象中的城市。既负载着真实的物理空间,同时又被文学建构成一种文本形象。”
建构这个文本形象的工程师,毫无疑问就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人。他们结合个人的城市生活经验,输入脑海中的北京真实的物理空间,经过文学手法的加工,最终输出文学视野下的北京形象。
我们今天在文本中阅读到的北京,除了那些不含任何主观因素,完全以准确的数据记录北京城市变迁的作品,如侯仁之的以探究北京城址的变迁与考证,河湖水系,景物溯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等,所获知的形象通常不会是同一的。原因在于作家在还原北京形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掺杂进了个人的经验与情感,所以“作家笔下真实的北京”是一个伪命题,可以说作家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北京,或者说作家还原北京形象的意图是真实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作家们对于北京形象的生成,所付出的大量努力。
中国现代史上的文人对于北京形象生成做出的大量贡献,除了体现在提供了众多具有研究意义的文学文本以外,还在于这些文人作家本身就是构成北京城市形象的一部分。他们的通过创办刊物,倡导言论自由,进行文化沙龙等活动,对形成现代北京自由、包容、多样的特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第 2 章 文学场景:千年帝都的遗韵
在中国现代文学视野里,北京是一座难以言说的城市,多数现代作家都与这座城市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对这座城市具有特殊的感情,但奇怪的是却都说不出这座城市究竟好在哪里。周作人在《北平的好坏》里说:“我说喜欢北平,究竟北平的好处在哪里呢?这条策问我一时答不上来。”对于这座城市的传统精神,人们也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最能体现老北京的精神?人们不知道,也难以用语言去表达。它是许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不可名状的魅力。”“不可名状的魅力”是对北京的最好概括,因为这座城市拥有太多令人喜欢的东西,不同的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契合自己性灵的要素。北京有三千年的城市历史,八百年的皇城历史,是著名的军事枢纽;北京的城市建筑恢弘大气,错落有致,巍峨的紫荆城与雅致的四合院,体现着礼法的庄严;北京的故宫里藏着大量的古玩字画,尽是稀世珍品;北京的教育,文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总而言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的古老北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承载着国人对于权力、财富以及理想的最高渴望。
1926 年国都南迁,不过凭借着千年帝都的底蕴,“历经五朝更迭变化,不断巩固加强封建王权的北京仍旧延续着历史的脉络,尤其是古都的遗物如活化石般地刺激着人们去怀想和追慕帝都的盛况,并且深深镌刻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存在于人群中根深蒂固的皇城心态也并未伴随着帝都政治身份的骤然失去而消失不见,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受其影响,北京城的民众们也用他们的尚官尚礼的风俗习惯,轻重相搭的京味俚语,穿梭在古城的各个角落之中,演绎着长久不变的世态百相,展现着这座千年帝都的历史遗韵。
...........................
2.2 皇城居民形象
在自己家的院子或屋顶,可以养花,养鸟,种菜。假使空间不足,北京人也会利用有限的空间,在屋顶或阳台等地开辟出一番小天地来,供自己播撒在外人看来是无意义的闲情逸致。这种宽阔的生活空间,闲适的生活时间在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城市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北京和上海等其他现代都市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这道沟壑划清了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界限,也深刻影响着北京独一无二地位的形成。
“北京人,有些是身高六英尺的满族人,强壮、淳朴,具有北方人土生的幽默感。他们与上海油腔滑调略带女子气的男人和娇弱的女子明显不同。与那座现代港口城市里近于野蛮的人力车夫也不一样。正因为如此,许多西方人认为只有参观北京,才能了解真正地中国人。”——林语堂《大城北京》
2.2.1 小市民
人类生活在城市里,城市性格影响着民众性格的形成,人们常说上海人油滑小气,实际上这和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涌入,不断注重资本积累的传统有关。北京宏伟壮阔的皇城,雅致古朴的四合院,幽深反复的胡同等城市文化景观,以及附着在城市文化景观上的等级秩序、道德伦理等传统文化,形成了北京人尚官尚礼的特质。类似拥有独一无二的帝都景观,北京人——尤其是居住在胡同中小市民——的崇尚权力,重视礼法的劲头也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对于这种小市民的形象特质以及日常经验老舍最了解不过。他曾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仁茶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京就完整得象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心中。”也因此,老舍才在他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北京小市民形象。老舍笔下的小市民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造,更多时候是一种回忆,并且是一个站在圈里的人描写这座圈子的回忆,而他自己已经成为这个圈子的一部分,或者说,老舍不只是一个研究者,也是一个研究对象,他笔下的小市民形象之所以逼真深刻,因为他写的正是他自己土生土长的生活环境,少有文学的刻意修饰与雕刻。
............................
第 2 章 文学场景:千年帝都的遗韵.............. 8
2.1 古都城市景观...................................... 8
2.1.1 皇城............................................... 9
2.1.2 四合院与胡同................................. 11
2.2 皇城居民形象..................................... 14
2.2.1 小市民.......................................... 14
2.2.2 下层贫民与旗人............................... 17
2.2.3 名流显贵........................................ 19
2.3 京味民俗风情..................................... 21
2.3.1 饮食............................................. 21
2.3.2 京话............................................. 23
2.3.3 观剧与逛庙会................................. 24
第 3 章 精神世界:“乡关何处”的追寻...........27
3.1 寂寥的荒野古城................................... 27
3.2 他者的精神家园................................... 30
3.2.1 城市中的“他者”................................ 30
3.2.2 守望精神家园................................. 32
3.3 闲适的都市田园................................... 35
.......................
第3章 精神家园:“乡关何处”的追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依旧巍峨壮阔的紫禁城,迎接的却是大国落日的余晖。混乱的国内政局不仅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外貌,也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里的民众。自中华民国政府将都城南迁至南京以后,北京成为了一座现实意义上的“边城”,千年帝都历史的终结,以及战争阴霾的不断加深,更加剧了城市的阴郁与萧条。以“前线诗人”为代表的现代作家们试图在历史记忆与现实想象中寻找寄托,但得到的却是一座寂寞的荒城。与此同时,以京派作家为代表的现代文人,始终难以摆脱“他者”的身份,打破与这座城市的隔阂,更加重了外乡人的忧郁情怀,直到战争迫近,作家们在陆续远离了这座城市之后,“精神家园”的形象才逐渐形成,北京也成为现代作家们的第二故乡,开始承载现代作家乃至整个民族对家国的美好想象与记忆。
3.1 寂寥的荒野古城
“唉,我也逃不出这古城,纵有两只不倦的翅膀,飞过大海,飞向长天。” ——曹葆华《无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具有特殊的历史氛围和文化环境,一方面,它具有近千年的帝都历史,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北京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源地,现代的思想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与旧的文化传统之间形成既相互联系又冲突的特殊关系。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意象和风格。这在以卞之琳、何其芳、林庚、曹葆华、废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生活和创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前线诗人”那里,得到集中而明显的体现。
..........................
结语
关于城市与文学以及文人的关系,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一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一些反映二者之间关系的著名例子,比如说爱尔兰的乔伊斯和都柏林,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彼得堡,巴尔扎克和雨果与巴黎等等,诸如此类,可以列一个很长的名单。北京,当然在这个名单之上,但究竟选择谁来作为北京的代表,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老舍当然有资格,但其他作家也并非只能旁观,老舍的确努力还原了一个更贴近于原生态的北京,但文学中的北京形象确是作家们的集体想象。
实际上,无论是现实中的北京还是文学视野中的北京形象,都不是那么条分缕析的,而是集合了多种定位于一身。北京囊括了紫禁城、四合院、胡同等多种类型的建筑景观,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许多个民族,汇集着小市民、旗人、官宦、贫民等多样群体,除此之外,北京的礼节、饮食、语言也都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与特色。诸此种种,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又浑然一体的城市。因而在现代作家笔下,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北京作一整体上的观照,所呈现出来的北京形象往往是多重形象的融合。
因此,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视野下的北京形象,可以从双重场域里进行关照,一方面是真实物理空间下的北京。包括北京作为近千年的古都留下来的景观和遗韵;如巍峨的紫禁城,雅致的四合院,曲折的胡同等城市建筑景观,还有北京城身份各异、遭遇各异的各类居民形象,譬如世故圆滑的小市民,落魄的旗人子弟,骆驼祥子式的下层贫民,以及那些骄奢虚伪的上流官宦等,当然体现帝都遗韵的还有充满京味的各种人情风俗,饮食起居,京话俚语等。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445
1.1 文学想象中的北京
在闲适从容格调的影响下,林语堂的笔下的北京城呈现了异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对于过于频繁的商业生活,林语堂认为这有碍于社会“悠闲的精神”,人们不能也不应该被外物所累,成为金钱、时间的奴隶;北京城的从从容容,不紧不慢是最好的节奏,北京城的富也得工作,贫也不至于求生无门是最好的状态。
“当作者通过作品揭示一个世界时,这就是世界在自我揭示。”这句话出于《美学与哲学》一书,但对于理解文人、文学与城市三者之间交错的关系,理解文学想象中的北京与真实北京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老舍在发表于 1935 年的《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一文中,曾就创造者康拉德与海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在老舍看来,“海与康拉德是分不开的”,康拉德的荣誉建立在海的基础之上,尽管他也创造过海以外不同背景的故事,并且在那些故事当中,也许更能体现他高超的说故事的本领,但只有在海的世界中,他才是真正的王者:“从漂浮着的一个枯枝,到那无限的大洋,他提取出他的世界,而给予出一些浪漫的精气,使现实的一切都立起来,呼吸着海上的空气。”
老舍在此试图想说明“他(康德拉)所认识到、体验到的创作对于题材、对于特定文化环境的依赖”,从而引出文学创作(城市书写)是文人寻找并融入到属于他的城市之后,才真正开始并成就了文人的。可能老舍没有想到的是,康拉德之于海的意义,与他之于北京的意义是十分相近的,北京就是老舍的那片大海,甚至在经过以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老舍对于北京城的意义,已经超越创造者康拉德之于海的意义,成为理解文人与城市关系的典型。
.............................
1.2 文人与北京形象的生成
林语堂曾经对前朝的遗老遗少们表示赞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姿态,他们养鸟、养花、斗蟋蟀,生活富有韵律和节奏,这种节律既反映了文化的修养,也反映出一种从容与豁达,而这正是林语堂心目中北京城的理想状态,也是林语堂钟爱的人生状态。
北京“作为一种文化的共同体,替代了乡土中国的国家与文化地位,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从这一角度出发,北京也是一个想象中的城市。既负载着真实的物理空间,同时又被文学建构成一种文本形象。”
建构这个文本形象的工程师,毫无疑问就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人。他们结合个人的城市生活经验,输入脑海中的北京真实的物理空间,经过文学手法的加工,最终输出文学视野下的北京形象。
我们今天在文本中阅读到的北京,除了那些不含任何主观因素,完全以准确的数据记录北京城市变迁的作品,如侯仁之的以探究北京城址的变迁与考证,河湖水系,景物溯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等,所获知的形象通常不会是同一的。原因在于作家在还原北京形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掺杂进了个人的经验与情感,所以“作家笔下真实的北京”是一个伪命题,可以说作家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北京,或者说作家还原北京形象的意图是真实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作家们对于北京形象的生成,所付出的大量努力。
中国现代史上的文人对于北京形象生成做出的大量贡献,除了体现在提供了众多具有研究意义的文学文本以外,还在于这些文人作家本身就是构成北京城市形象的一部分。他们的通过创办刊物,倡导言论自由,进行文化沙龙等活动,对形成现代北京自由、包容、多样的特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第 2 章 文学场景:千年帝都的遗韵
在中国现代文学视野里,北京是一座难以言说的城市,多数现代作家都与这座城市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对这座城市具有特殊的感情,但奇怪的是却都说不出这座城市究竟好在哪里。周作人在《北平的好坏》里说:“我说喜欢北平,究竟北平的好处在哪里呢?这条策问我一时答不上来。”对于这座城市的传统精神,人们也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最能体现老北京的精神?人们不知道,也难以用语言去表达。它是许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不可名状的魅力。”“不可名状的魅力”是对北京的最好概括,因为这座城市拥有太多令人喜欢的东西,不同的人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契合自己性灵的要素。北京有三千年的城市历史,八百年的皇城历史,是著名的军事枢纽;北京的城市建筑恢弘大气,错落有致,巍峨的紫荆城与雅致的四合院,体现着礼法的庄严;北京的故宫里藏着大量的古玩字画,尽是稀世珍品;北京的教育,文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总而言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的古老北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承载着国人对于权力、财富以及理想的最高渴望。
1926 年国都南迁,不过凭借着千年帝都的底蕴,“历经五朝更迭变化,不断巩固加强封建王权的北京仍旧延续着历史的脉络,尤其是古都的遗物如活化石般地刺激着人们去怀想和追慕帝都的盛况,并且深深镌刻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存在于人群中根深蒂固的皇城心态也并未伴随着帝都政治身份的骤然失去而消失不见,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受其影响,北京城的民众们也用他们的尚官尚礼的风俗习惯,轻重相搭的京味俚语,穿梭在古城的各个角落之中,演绎着长久不变的世态百相,展现着这座千年帝都的历史遗韵。
...........................
2.2 皇城居民形象
在自己家的院子或屋顶,可以养花,养鸟,种菜。假使空间不足,北京人也会利用有限的空间,在屋顶或阳台等地开辟出一番小天地来,供自己播撒在外人看来是无意义的闲情逸致。这种宽阔的生活空间,闲适的生活时间在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城市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北京和上海等其他现代都市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这道沟壑划清了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界限,也深刻影响着北京独一无二地位的形成。
“北京人,有些是身高六英尺的满族人,强壮、淳朴,具有北方人土生的幽默感。他们与上海油腔滑调略带女子气的男人和娇弱的女子明显不同。与那座现代港口城市里近于野蛮的人力车夫也不一样。正因为如此,许多西方人认为只有参观北京,才能了解真正地中国人。”——林语堂《大城北京》
2.2.1 小市民
人类生活在城市里,城市性格影响着民众性格的形成,人们常说上海人油滑小气,实际上这和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涌入,不断注重资本积累的传统有关。北京宏伟壮阔的皇城,雅致古朴的四合院,幽深反复的胡同等城市文化景观,以及附着在城市文化景观上的等级秩序、道德伦理等传统文化,形成了北京人尚官尚礼的特质。类似拥有独一无二的帝都景观,北京人——尤其是居住在胡同中小市民——的崇尚权力,重视礼法的劲头也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对于这种小市民的形象特质以及日常经验老舍最了解不过。他曾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仁茶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京就完整得象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心中。”也因此,老舍才在他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北京小市民形象。老舍笔下的小市民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造,更多时候是一种回忆,并且是一个站在圈里的人描写这座圈子的回忆,而他自己已经成为这个圈子的一部分,或者说,老舍不只是一个研究者,也是一个研究对象,他笔下的小市民形象之所以逼真深刻,因为他写的正是他自己土生土长的生活环境,少有文学的刻意修饰与雕刻。
............................
第 2 章 文学场景:千年帝都的遗韵.............. 8
2.1 古都城市景观...................................... 8
2.1.1 皇城............................................... 9
2.1.2 四合院与胡同................................. 11
2.2 皇城居民形象..................................... 14
2.2.1 小市民.......................................... 14
2.2.2 下层贫民与旗人............................... 17
2.2.3 名流显贵........................................ 19
2.3 京味民俗风情..................................... 21
2.3.1 饮食............................................. 21
2.3.2 京话............................................. 23
2.3.3 观剧与逛庙会................................. 24
第 3 章 精神世界:“乡关何处”的追寻...........27
3.1 寂寥的荒野古城................................... 27
3.2 他者的精神家园................................... 30
3.2.1 城市中的“他者”................................ 30
3.2.2 守望精神家园................................. 32
3.3 闲适的都市田园................................... 35
.......................
第3章 精神家园:“乡关何处”的追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依旧巍峨壮阔的紫禁城,迎接的却是大国落日的余晖。混乱的国内政局不仅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外貌,也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里的民众。自中华民国政府将都城南迁至南京以后,北京成为了一座现实意义上的“边城”,千年帝都历史的终结,以及战争阴霾的不断加深,更加剧了城市的阴郁与萧条。以“前线诗人”为代表的现代作家们试图在历史记忆与现实想象中寻找寄托,但得到的却是一座寂寞的荒城。与此同时,以京派作家为代表的现代文人,始终难以摆脱“他者”的身份,打破与这座城市的隔阂,更加重了外乡人的忧郁情怀,直到战争迫近,作家们在陆续远离了这座城市之后,“精神家园”的形象才逐渐形成,北京也成为现代作家们的第二故乡,开始承载现代作家乃至整个民族对家国的美好想象与记忆。
3.1 寂寥的荒野古城
“唉,我也逃不出这古城,纵有两只不倦的翅膀,飞过大海,飞向长天。” ——曹葆华《无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京,具有特殊的历史氛围和文化环境,一方面,它具有近千年的帝都历史,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北京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源地,现代的思想文化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与旧的文化传统之间形成既相互联系又冲突的特殊关系。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意象和风格。这在以卞之琳、何其芳、林庚、曹葆华、废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生活和创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前线诗人”那里,得到集中而明显的体现。
..........................
结语
关于城市与文学以及文人的关系,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一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一些反映二者之间关系的著名例子,比如说爱尔兰的乔伊斯和都柏林,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彼得堡,巴尔扎克和雨果与巴黎等等,诸如此类,可以列一个很长的名单。北京,当然在这个名单之上,但究竟选择谁来作为北京的代表,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老舍当然有资格,但其他作家也并非只能旁观,老舍的确努力还原了一个更贴近于原生态的北京,但文学中的北京形象确是作家们的集体想象。
实际上,无论是现实中的北京还是文学视野中的北京形象,都不是那么条分缕析的,而是集合了多种定位于一身。北京囊括了紫禁城、四合院、胡同等多种类型的建筑景观,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许多个民族,汇集着小市民、旗人、官宦、贫民等多样群体,除此之外,北京的礼节、饮食、语言也都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与特色。诸此种种,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又浑然一体的城市。因而在现代作家笔下,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北京作一整体上的观照,所呈现出来的北京形象往往是多重形象的融合。
因此,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视野下的北京形象,可以从双重场域里进行关照,一方面是真实物理空间下的北京。包括北京作为近千年的古都留下来的景观和遗韵;如巍峨的紫禁城,雅致的四合院,曲折的胡同等城市建筑景观,还有北京城身份各异、遭遇各异的各类居民形象,譬如世故圆滑的小市民,落魄的旗人子弟,骆驼祥子式的下层贫民,以及那些骄奢虚伪的上流官宦等,当然体现帝都遗韵的还有充满京味的各种人情风俗,饮食起居,京话俚语等。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