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棍来访》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
本文关键词:从《恶棍来访》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恶棍来访》 后现代主义 伊哈布·哈桑 不确定性
【摘要】:2011年4月,美国作家詹妮弗·伊根凭借其小说《恶棍来访》成为了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众多评论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想探究出其中的不凡之处。然而通过阅读这些评论不难发现,很多评论家都忽视了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的不确定性这一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本文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借鉴伊哈布·哈桑在不确定性特征方面做出的理论贡献,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探讨了小说中弥漫的后现代本质——不确定性。该论文主要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理论,分析了主题、形象、人物及语言的不确定性。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不确定性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确定性原则,使读者处于一种不确定的世界中,在其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这也便是不确定性的本质。本研究通过对小说中弥漫的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这一本质的分析讨论,一方面揭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混乱无序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作者詹妮弗·伊根想要摆脱传统写作方式限制与惯例的强烈愿望,对自由和创新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在时间、爱、生活与命运等方面不确定性的深刻关怀。同时,为小说《恶棍来访》的探讨提供了一个较新的研究视角,更加有助于读者对小说的理解,意义较大。
【关键词】:《恶棍来访》 后现代主义 伊哈布·哈桑 不确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4
- 1.1 Jennifer Egan and Her Literary Achievements8
- 1.2 A Brief Accunt of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and Its Critical Reception8-12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2-14
- Chapter Two Postmodernism and Indeterminacy14-27
- 2.1 Postmodernism14-21
- 2.1.1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ism14-18
- 2.1.2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ism18-21
- 2.2 Indeterminacy21-27
- 2.2.1 Definition of Indeterminacy21-23
- 2.2.2 Features of Indeterminacy23-24
- 2.2.3 Manifestation of Indeterminacy24-27
- Chapter Three Indeterminacy in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27-55
- 3.1 Indeterminacy in Themes-Shifting Messages about Time and Technology27-36
- 3.1.1 Indeterminacy of Time's Role27-32
- 3.1.2 Indeterminacy of Information Age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32-36
- 3.2 Indeterminacy in Characters—Ambiguities about Characters' Identities36-41
- 3.2.1 Indeterminacy in Various Characters Without Specific Selves36-38
- 3.2.2 Indeterminacy from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Different Selves38-41
- 3.3 Indeterminacy in Narration—Fragmentary and Unreliable Narration41-49
- 3.3.1 Fragmentation in Plots41-45
- 3.3.2 None-linear Narrative of Time and Space45-46
- 3.3.3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and Unreliable Narrator46-49
- 3.4 Indeterminacy in Language—Playful Parody and Language Game49-55
- 3.4.1 Intertextual Parody51-53
- 3.4.2 Language Game53-55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55-57
- Bibliography57-61
- Acknowledgements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荣;读者的希望[J];上海集邮;2001年03期
2 R·英伽登 ,张旭曙;内容和形式之本质的一般问题[J];世界哲学;2004年05期
3 赵锡吾;;形式会超越于内容吗?[J];国内哲学动态;1982年11期
4 金隆德;;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6年01期
5 封孝伦;;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哲学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6 ;怎样模仿别人文章的内容和形式?[J];语文世界;1999年09期
7 陈伟;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马茂书;;“双提分承”句[J];语文学习;1981年01期
9 ;创新是幸福的源泉和动力[J];当代学生;2006年05期
10 陈满铭;;篇章逻辑与内容义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光年;;对新时期中国农村报纸内容的商榷[A];中国科技报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雅;姚立会;;关于校园BBS图书馆专板的调查和实证分析[A];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理事工作会议会议资料[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云;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要统一[N];农民日报;2000年
2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和形式[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力丹;“走转改”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N];经济日报;2012年
4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刘海涛;努力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N];人民日报;2003年
5 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 高建国;不断创新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N];人民日报;2010年
6 青岛出版社 徐瑛;内容严把关 形式增亮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7 中国政法大学 常绍舜;文化建设要注重层次性[N];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李玉滑;让大学里的农村学生多起来[N];光明日报;2009年
9 贾高建;怎样理解制度和体制?[N];学习时报;2001年
10 贵州出版集团北京漫动亚青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买超;数字出版:内容为先运营在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羿霖;政务微博的内容与互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娟;从《恶棍来访》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朝东;小学数学教科书估计内容呈现的编写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忠良;中国报业内容营销问题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6 安治民;媒介生态环境变迁下的广电内容生产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刘晓萍;3G时代手机报在内容选取和设计上的策略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钟峰华;论语文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吕俊峰;基于XML的可共享内容对象结构模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10 宋超;中国手机报内容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6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86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