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论
本文关键词:新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论
【摘要】:新移民文学是在留学生文学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学现象,以严歌苓、张翎、陈谦、曾晓文、吕红和施雨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展现了新移民在异国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纵观新移民文学作品,新移民作家对于婚恋题材的书写尤为重视,其作品数量和成就也尤为突出。这不仅由于婚姻和恋爱作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据了人生经历的很大比重,也因为国内市场经济主导、广泛消费通俗文学的现状,使得以婚恋为题材的作品相对于严肃文学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体。笔者选取新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进行书写,主要由于这一题材类型的小说不同于传统婚恋小说。故事中的人物经常被迫处于完全陌生的时空架构中,社会、文化、生存、温饱等问题多维度的挤压冲击着人物的精神世界,使其对于婚姻和恋爱的选择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也形成了新移民文学作家群体对于异国婚恋更加敏锐、独特的观察。本文试图通过三个章节的内容来分析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的主题、人物及叙述模式。第一章通过三部分来分析新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中婚姻的三种典型形态,进而研究他们在移民问题上的心理围城。第一小节主要研究以自身作为筹码、用结婚换取绿卡的契约婚姻形式。并根据结婚的动因把契约婚姻分为三类,一类是不甘心回国,为取得异国合法居住权的婚姻;另一类是本在国内,为了儿女的教育或者报恩等目的牺牲自我达成的婚姻;第三类是为了国外更好的生活品质而发生的跨国婚姻。第二小节着重书写文学作品中为了移民失去曾经美满婚姻的人物。第三小节叙述成功者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舍弃了婚姻,因为此时的婚姻对她们来说不是支撑,而是牢笼。第二章把新移民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异国隐忍的女性形象,细分为青涩的女留学生和婚恋中坚强隐忍的女性,分别叙述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中国女性的隐忍;另一类是独立向上的女性形象,描写摆脱世俗和家庭的束缚,在异国社会中取得成功的女性。同时由于新移民文学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弱化,本文只着重书写位居从属地位的男性形象,并将其细分为一直处于社会边缘的男性和移民后被迫居于社会边缘的男性。第三章研究叙述模式和写作局限,分别从叙事手法、叙事情节和叙事人物三个角度切入。第一节通过对叙事时间和叙事角度两方面的分析,书写当前新移民文学婚恋小说中叙事手法的运用。第二小节则从婚姻模式的固化和对于西方国家阴暗面的过度描写上来叙述情节叙事。第三小节主要对新移民文学婚恋题材小说中,中文系出身人物的人生发展旅程以及新移民作家对于西方男性形象的过度美化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 婚恋小说 心理围城 写作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106.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第一章 心理围城:移民婚恋的隐痛12-26
- 1.1 跨国婚姻中的利益交换现象12-18
- 1.1.1 跨国婚姻中的等价交换13-15
- 1.1.2 源于牺牲与报恩的结合15-16
- 1.1.3 为了改变现状的跨国婚姻16-18
- 1.2 移民背后婚姻观念的改变18-22
- 1.2.1 以移民为导火索的离婚19-20
- 1.2.2 因移民而陷入困境的婚姻20-22
- 1.3 为自我实现而被放弃的婚姻22-26
- 第二章 跨国婚恋中的女人与男人26-37
- 2.1 异国隐忍的女性形象26-30
- 2.1.1 青涩的女留学生26-28
- 2.1.2 婚恋中坚强隐忍的女性28-30
- 2.2 独立向上的女性形象30-32
- 2.3 处于边缘从属地位的男性形象32-37
- 2.3.1 一直处于社会边缘的男性32-34
- 2.3.2 移民后被迫居于社会边缘的男性34-37
- 第三章 叙述模式和写作局限37-52
- 3.1 多样化的叙事手法37-42
- 3.1.1 变换的叙事时间37-40
- 3.1.2 多样化的叙事角度40-42
- 3.2 固化的情节叙事42-46
- 3.2.1 婚姻形式的模式化书写42-44
- 3.2.2 对移民国家阴暗面的夸大44-46
- 3.3 单调的人物设置46-52
- 3.3.1 密集的中文系出身的人物设置46-47
- 3.3.2 中国作家笔下过于美好的西方男性想象47-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晖;突围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定位的基本思路[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王晖;冲突·认同·变迁——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民族性问题探讨[J];华文文学;2004年04期
3 徐康;;从蓓蕾初绽到繁花似锦——略论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态势[J];当代文坛;2006年02期
4 徐康;;从蓓蕾初绽到繁花似锦——略论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的发展态势[J];华文文学;2006年01期
5 王晖;;新移民文学20年的发展演变[J];华文文学;2007年01期
6 陈国恩;;澳门新移民文学的语境及发展前景[J];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7 杨利娟;;“新移民文学”的文化嬗变[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胡铂;吴芹;;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年03期
9 陈玉珊;;一方文学沃土,多维学术空间——北美新移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文文学;2008年06期
10 王列耀;;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另类亲情”[J];文学评论;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登翰;关于“新移民”和“新移民文学”[N];文艺报;2007年
2 少君;新移民文学成熟的时代来临[N];文艺报;2007年
3 公仲;新移民文学何以仍受“歧视”[N];文学报;2005年
4 [美] 旅美作家 海外文学评论家 陈瑞琳;海外新移民文学的艰难开拓[N];文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873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87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