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花间词》中“巫山神女”意象的文化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21 06:30

  本文关键词:《花间词》中“巫山神女”意象的文化学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巫山 神女 意象 巴楚 文化


【摘要】:以"巫山神女"为代表意象的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而它最初的意义也多与情爱相关。此后,"巫山神女"便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文学意象,被文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地吟咏,其内涵也从单一的性爱符号逐渐衍变成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化符号。晚唐五代,"巫山神女"题材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花间集》中的"巫山神女"意象体现出巴文化与楚文化、蜀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特征。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巫山 神女 意象 巴楚 文化
【分类号】:I207.23
【正文快照】: 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关于三峡地区流传最广、也最具浪漫色彩的美丽传说,这个传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原型意义。最早关于“巫山神女”的描述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又东二百里,曰姑Z敝健5叟姥,

本文编号:892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892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