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域下《消失的爱人》中的颠覆性婚姻主题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视域下《消失的爱人》中的颠覆性婚姻主题
更多相关文章: 吉莉安·弗琳 《消失的爱人》 颠覆性婚姻主题 女性主义
【摘要】:作为传统的文学主题之一,婚姻在众多名著中仍被视为幸福的最终归宿。然而,在吉莉安·弗琳的畅销小说《消失的爱人》中,婚姻这一熟悉的主题被彻底颠覆。告别了对“真爱至上”理念的延续,《消失的爱人》中对现代婚姻的另类解读引发人们对婚姻黑暗面的关注与探讨。吉莉安·弗琳作为美国广受好评的女惊悚小说家,她在小说中再现和讽刺了婚姻殿堂中夫妻双方所扮演的刻板性别角色、现代男女对做出终生承诺的恐惧、以及完美婚姻背后的虚假浮华。当男女主人公之间种种酝酿已久的怨恨和秘密被弗琳层层拨开,一出关于婚姻与两性关系在经济和情感双重危机中分崩离析的黑色讽刺剧就此上演。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索吉莉安·弗琳如何在《消失的爱人》中呈现、颠覆、重新定义婚姻主题并且做出自己的女性宣言。本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吉莉安·弗琳的写作背景及其作品《消失的爱人》;第二章是关于《消失的爱人》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章探讨性别刻板印象下婚姻主题的呈现;第四章探讨两性关系的崩塌对婚姻主题的颠覆:妻子的强权与丈夫的弱化;第五章探讨吉莉安·弗琳对现代婚姻的讽刺与重新定义:无止境的两性斗争;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
【关键词】:吉莉安·弗琳 《消失的爱人》 颠覆性婚姻主题 女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7-15
- 1.1 The Marriage Theme7-9
- 1.2 Gillian Flynn’s Background and Writing9-11
- 1.3 Brief Introduction of Gone Girl11-13
- 1.4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13-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6
- 2.1 Marriage Theme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15-19
- 2.2 Survey of Studies on Gone Girl19-26
- 2.2.1 Foreign Studies on Gone Girl19-24
- 2.2.2 Domestic Studies on Gone Girl24-26
- Chapter Thre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Marriage Theme26-41
- 3.1 The Fa?ade of Marriage26-34
- 3.1.1 The Myth of the Fairytale Marriage27-29
- 3.1.2 The Myth of the Golden Couple29-34
- 3.2 Gender Stereotypes in Marriage34-41
- 3.2.1 The Gender Stereotypes of Men35-38
- 3.2.2 The Gender Stereotypes of Women38-41
- Chapter Four The Overthrow of the Marriage Theme41-56
- 4.1 The Empowerment of the Wife41-49
- 4.1.1 Amy Dunne as a Femme Fatale42-47
- 4.1.2 Amy Dunne and the Nightmare of Patriarchy47-49
- 4.2 The Degradation of the Husband49-56
- 4.2.1 Nick Dunne as a Male Victim50-53
- 4.2.2 Nick Dunne and the Bankruptcy of Patriarchy53-56
- Chapter Five The Redefinition of Marriage Theme56-62
- 5.1 The Dark Satire of Modern Marriage56-59
- 5.2 The Endless War of Sexes59-62
- Chapter Six Conclusion62-64
- Bibliography64-67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 A. Degree67-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Walking Marriage Tribe in the Grand Canyon[J];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08年12期
2 ;New Books[J];China's Tibet;2000年01期
3 黄敏;;Character reflects one's marriage or attitude towards love-four different marriages in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年04期
4 MEI Zhi-xin;;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海外英语;2013年01期
5 张成纲;;On Marriage An Opinion[J];大学英语;1990年06期
6 陈忠诚;;If “Divorce” Is Acceptable,Why Not “Marriage”?[J];中国翻译;1981年05期
7 丁亚军;;《牛津英语词典》准备将同性结婚纳入“婚姻”定义[J];大学英语;2014年01期
8 李婵;;LOVE,FINANCIAL STATUS,MARRIAGE——A STUDY ON PRIDE AND PREJUDICE[J];校园英语;2012年08期
9 David;A Cross-Culture Marriage[J];文化交流;2003年01期
10 王红欣;名人谈婚恋[J];英语知识;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Internet an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Marriage and Love[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马卓;;Jane——A Non-Feminist in Jane Eyr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3 ;Comparison of factors related suicide between repeat and first suicide behavior patients.[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hinese View on Marriages:Reflection on 2010-2011 Hot Topics[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Géry d Ydewalle;;Is a happy marriage between basic and applied psychology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t international congresses possible?[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The Confucianists’Idea of Choosing a Spouse before the Qin Dynasty[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张志勇;;A Thematic Study of the“Rainbow”[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 许建平;攻克考研听力“堡垒”[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追寻真我的存在—存在主义视角下解读《天黑前的夏天》[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怡哲;[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董瑞颖;判决书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4 MALDOLEEN RAJAB MOHAMMAD SUKAYRI;婚姻与抵抗—卡尔德·霍西尼《灿烂千阳》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黄伟涛;女性主义视域下《消失的爱人》中的颠覆性婚姻主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6 刘书皖;本·琼生伦敦喜剧中财产对人际关系的形成与操纵作用[D];西南大学;2013年
7 孙智骏;美国二十世纪离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淑丽;从《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婚姻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世娟;《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孙立清;女性争取自由的抗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3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89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