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历代宋诗选本与“江西诗派”的经典化

发布时间:2017-09-26 09:52

  本文关键词:历代宋诗选本与“江西诗派”的经典化


  更多相关文章: 宋诗选本 江西诗派 诗学观念 传播 接受


【摘要】:选本的传播与批评是影响诗歌传播接受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历代部分宋诗选本进行定量考察和分析,再结合文艺学、文化学的定性探讨,这是考察"江西诗派"传播接受状况和文学特质的有效途径。"江西诗派"在部分宋诗选本中的入选量,可以见出他们在接受史上的涨落变化,"江西诗派"的文学特质使其在宋诗选本接受中形成了入选量偏少、篇目不均衡等特征,同时,也使普通读者对"江西诗派"接受产生了一定的偏离现象。诗学观念的发展与演变,不同的编选宗旨等众多因素影响着"江西诗派"地位的沉浮,但对于"江西诗派"传播与接受也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江西诗派"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什与名篇。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
【关键词】宋诗选本 江西诗派 诗学观念 传播 接受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69)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wx21)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选本作为诗歌传播接受过程中一种颇为特殊的媒介形式,因其具有“删汰繁芜”和“荟萃菁华”的作用,能“归诸简要”1,故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是最为便捷的阅读手段和方式;但对于那些较为专业的研究者而言,亦可从选诗家的取舍标准中洞晓其诗学观念。同时,选本又是一种文学批评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宋代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发展[J];兰台世界;2012年24期

2 王琦珍;杨万里与江西诗派关系摭议[J];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04期

3 崔琴玉,马志强;宋代江西诗派与朝鲜海东江西诗派的诗风比较[J];中州学刊;1997年06期

4 杜晓勤;;学者之识 诗人之心——评钱志熙《活法为诗——江西诗派精品赏析》[J];文史知识;1997年10期

5 姚大勇;江西诗派称谓辨[J];江海学刊;2000年05期

6 王玉琦;要将余事付风骚,已悟玄机窥佛祖——略论江西诗派与南禅之关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周建华;江西诗派的精神内核是宋明理学——二论宋明理学是"江西之学[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祥;地域视野中的江西诗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郑永晓;南宋诗坛四大家与江西诗派之关系[J];南都学坛;2005年01期

10 谢燕;;江西诗派的平淡美理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敏;;曾几与江西诗派[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2 康保成;;禅宗仪式与戏剧形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永晓;江西诗派研究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邓国军;宋诗话考论[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林;“临川二谢”交游考及交游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鸿雁;江西诗派唱和活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颜文武;论南宋中兴诗人对江西诗派的超越[D];暨南大学;2006年

4 于荣;以彼有限景,写我无穷心[D];广西大学;2008年

5 黄丽群;谢厲及其《竹友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昕玉;以江西诗派诗法入词:韩m虼室帐趼踇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覃琳;方回的形式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艳辉;赵鼎及其诗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国林;洪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李健莉;诚斋诗及诗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22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922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