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对《金色的耶路撒冷》中知识女性的他者身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9:26

  本文关键词:对《金色的耶路撒冷》中知识女性的他者身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色的耶路撒冷》 他者 权力关系 女性知识分子


【摘要】: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是英国当代颇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学史地位主要缘于其作品对女性生存与心灵状态的写实性书写。出版于1967年的《金色的耶路撒冷》是德拉布尔的第四部小说,作品表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性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身份困境。国内与国外对这部小说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女性命运、女性自我身份的追求、道德与伦理、母女关系等主题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尽管成果众多,但都不足以形成对该小说女性生存状态从更广泛的理论层面进行的深层探讨。这其中,女性主义理论和权力关系理论能够从“他者”的视角对该小说中女性知识分子的被动状态与困境形成观照。因此,这些理论有助于探讨这部小说中女性知识分子的他者地位,揭示女性知识分子如何陷入他者境地,同时对造成这种境地的男权社会、权力关系以及女性自身的内在缺陷等原因进行研究。本论文以《金色的耶路撒冷》为研究对象,运用波伏娃的女性主义“他者”理论以及米歇尔·福柯的权力关系理论,探讨男权、权力以及个性对女性知识分子“他者化”命运的影响。波伏娃认为,女性被认为是第二性的,因此必须屈从于男性。她关注女性由此带来的他者地位,建议女性在走向解放的道路上要为去他者化而努力。权力是福柯理论中的核心观念,他强调权力无所不在,对其对象实施规训。他还指出,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隐含着被边缘化的女性对其他者地位可能做出的反应。本论文在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和福柯的权力关系理论基础上,分析《金色的耶路撒冷》中女性知识分子他者命运的不同状况,同时对导致她们他者境地的原因进行探讨。论文首先表明,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氛围是造成女性遭受男权压迫的基础,男权规章对女性的行动和思想实施严苛的规训,而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以及她们的社会关系等都使她们无法成为独立、自足的个体。尽管女性知识分子的头衔蕴含着对知识丰富与思想独立特质的暗示,她们仍然无法逃脱居于男性之下的他者命运。在与他者化进行抗争的过程中,女性知识分子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克拉拉从所在群体中寻求帮助,体现其反抗与理性的特质;而毛姆夫人与菲利帕则将自己的生活淹没于孤独、屈从和非理性之中。结果是克拉拉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与毛姆夫人和菲利帕的悲剧命运形成了鲜明对照。本论文通过对《金色的耶路撒冷》中女性知识分子他者地位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男权思想的规章是女性他者化的始作俑者,而女性自身的内在个性也是她们他者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金色的耶路撒冷》 他者 权力关系 女性知识分子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1
  • Introduction11-33
  • 0.1 Introduction of Margaret Drabble11-15
  • 0.2 Introduction of Jerusalem the Golden15-18
  • 0.3 Literature Review18-28
  • 0.4 Theoretical Basis28-32
  • 0.5 Thesis Statement32-33
  • Chapter One Females as the“Other”under Patriarchal Oppression33-68
  • 1.1 Females as the“Other”in Marital Life35-50
  • 1.2 Females in Family Roles50-59
  • 1.3 Females as the Other in a Philistine Culture59-68
  • Chapter Two Females as the“Other”in Power Relations68-78
  • 2.1 Daughter as the“Other”in Childhood69-72
  • 2.2 Mother as the“Other”in Old Age72-78
  • Chapter Three Females as the“Other”due to Personalities78-86
  • 3.1 Life of Solitude78-80
  • 3.2 Life of Submission80-83
  • 3.3 Life of Irrationality83-86
  • Conclusion86-89
  • References89-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洪;;女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歌——评《没有名字的身体》[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艳慧;;从欣喜、孤寂走向天堂——犹太文学中的女性知识分子群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3 李伟;;论《伤逝》与《二月》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4 鄢烈山;;何不“亮剑”反歧视[J];杂文选刊(上半月版);2006年08期

5 朱德发,张磊;宏大叙事与潜性表达——评《心斋》[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稳;对《金色的耶路撒冷》中知识女性的他者身份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2 史倩;当代女性知识分子婚恋观调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3 汪杨;“飘”年代的强势话语—从池莉、林白的小说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3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93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b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