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在民国历史中重新发现现代文学——专题解说

发布时间:2017-10-07 06:02

  本文关键词:在民国历史中重新发现现代文学——专题解说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史 民国文学 现代文学研究


【摘要】:"民国"与"现代"的深度纠缠为今天的文学史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成为"民国文学"研究在新世纪出场的历史渊源,深刻影响了文学文献的保存、整理和进一步研究。如何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框架中正视"民国"的丰富与复杂,是这一段文学文献能否得以完整呈现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要面对的"史料"相当丰富:一系列的国家、社会文献——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教育等等,都很可能改变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想象;重视文学的"周边"不仅必要,而且往往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启示。回到民国历史的新的研究有助于破除多年来雾霾般挥之不去的"现代性"焦虑,在中国自身的历史情景中重新发现自己。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关键词】民国史 民国文学 现代文学研究
【基金】: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国时期诗歌教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中国现代文学根植于中国现代历史进程,这是一个无需讨论的基本史实。然而,何谓“现代历史进程”,这个“进程”包含了哪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又怎样决定或影响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却莫衷一是。在过去,近代史、现代史的划分标准是政治革命,后来我们发现种种革命虽然至关重要,却并不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规范笔谈[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4期

2 张莉;多向的思维 新颖的理论─—《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杨昌江;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现代文学的合理性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5 汪应果;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几点思考[J];文艺争鸣;2002年04期

6 卢学英;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7 徐志伟;“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学术座谈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8 季玢;“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建构刍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本刊编辑部;关于设立“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栏目的说明[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解志熙;《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共识纪要[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文英;;一个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上海的现代文学(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圣;;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王卫平;;现代文学经典的厘定与当代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陈伟华;;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大学教学——以《阿Q正传》为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朱金顺;;辑佚·版本·“全集不全”——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王润龙;;从中国现代文学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杨洪承;;上海与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关系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三定;“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N];文艺报;2012年

2 袁盛勇;“中国现代文学”:命定会受到质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杨阳 王泽龙;评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N];光明日报;2010年

4 刘保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反思“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祝晓风;2005,见证文学研究“史料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张清芳;日本现代文学如何摆脱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易晖 中国现代文学馆;发掘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金惠俊 韩国釜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的韩文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张岩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颜同林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方言入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7 申宜f,

本文编号:987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987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