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阿库宁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0:17

  本文关键词:阿库宁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阿库宁小说:互文性 显性互文 成构互文


【摘要】:阿库宁是近年来俄罗斯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他的侦探小说畅销全俄,在文坛引发“阿库宁热”。其创作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其作品互文性的争相讨论。对经典作品的引用和模仿是作家突出的写作策略,在阿库宁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众多国内外经典作家的影子,如俄罗斯黄金时代作家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以及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史蒂文森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方多林”系列和“别拉盖雅”两个系列故事,从显性互文和成构互文两方面研究阿库宁侦探小说的互文性形态及叙事功能。阿库宁不仅善于引用和借鉴国内外经典名著,其侦探小说还保留了悬疑、惊悚、冒险、超级英雄等传统侦探元素,这种结合使其创作几乎满足了所有读者的期待。兼容并蓄的创作形式极大地增强了通俗小说的文学性,体现了“新侦探小说”的文学创新价值。阿库宁利用互文手段创作了一部部“密码书”,每个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专属密码,破解的过程就是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作家用这种创作方式打破了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的界限,大大扩展了读者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回忆和向往,从而使经典得以传承。这不仅是一种写作策略,更是一种人文情怀。
【关键词】:阿库宁小说:互文性 显性互文 成构互文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1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Aннотация6-9
  • 绪论9-17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5-17
  • 第一章 互文性释义17-29
  • 第一节 互文实质17-21
  • 第二节 互文手法21-27
  • 一、引用22-23
  • 二、用典23-24
  • 三、拼贴24-25
  • 四、戏仿25-27
  • 本章小结27-29
  • 第二章 阿库宁小说中的显性互文29-45
  • 第一节 《阿撒泻勒》中的引用与用典29-38
  • 一、对《苦命的丽莎》的引用与用典29-31
  • 二、对19世纪经典作品的引用与用典31-36
  • 三、对《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引用与用典36-38
  • 第二节 《全球剧场》中的引用与用典38-43
  • 一、对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引用与用典39-42
  • 二、对国外经典文学的引用和用典42-43
  •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阿库宁小说中的成构互文45-58
  • 第一节 阿库宁侦探小说人物身上的经典文学主人公印记45-51
  • 一、方多林身上的经典文学主人公印记45-47
  • 二、别拉盖雅身上的经典文学主人公印记47-48
  • 三、其他人物身上的经典文学主人公印记48-51
  • 第二节 阿库宁侦探小说中的俄罗斯经典文学情节51-54
  • 一、小说的“果戈理气质”51-52
  • 二、小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气质”52-54
  • 第三节 阿库宁侦探小说中的英国经典小说印记54-57
  • 一、《死神的情夫》——“狄更斯式”的侦探小说54-56
  • 二、《死神的情妇》——“史蒂文森式”的侦探小说56-57
  • 本章小结57-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例证来源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2 杨中举;泛互文性:网络文学的美学特征[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3 尹衍桐;从互文性看翻译与创作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4 郝永华;"互文性"理论涵盖的文学基础理论问题[J];理论与创作;2005年02期

5 李建红;;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章标题的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2期

6 闵云童;;互文性写作:新的文本表意策略[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7 贾玉洁;;浅谈互文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应的翻译技巧[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刘宏升;;互文性与跨文化交际[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2期

9 李晶;;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琨;;从互文性角度看广告的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伍瑜;;“互文性”及相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祝克懿 黄蓓 译;多声部的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炜;库塔克《游戏》文本的互文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粟;互文性与翻译[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张敏;从互文性视角研究文学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化平;翻译研究中的语篇互文性[D];山东大学;2006年

5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6 安芳;互文性与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娟;汉语体育新闻评论中互文性的类别和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兰兰;流行语翻译互文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小艺;论《荒野的呼唤》两个译本的互文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海磊;当代油画的“互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7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997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