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论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27 19:44

  本文选题:国际传播 切入点:网络传播 出处:《新闻战线》2017年13期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体系明显落后于新媒体时代传播生态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分析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着手,从目标、主体、平台和内容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议。国际传播体系要适应新媒体互动性、开放性传播的要求,建立国家、社会和名人三支队伍,利用好主场和客场两种平台,坚持受众核心和用户体验为先,建立包括信息、新闻、文化和知识等多维度的传播体系。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building in Chin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However,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obviously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of communication ecology in the new media era.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new media ag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arget and the main bod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shoul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media interaction and open communication, establish three national, social and celebrity teams,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home and away platforms. Adhere to the audience core and user experience first, establish a multi-dimens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information, news, culture and knowledg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国家战略传播的社会化媒体管理研究”项目(项目编码:71573005)成果之一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婧;;中国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构建研究[J];传媒;2016年16期

2 任洁;;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主导性国际舆论环境——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仇喜雪;;浅析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问题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4 孙兰英;;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田丽;;积极构建国家战略传播体系[N];人民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凌;朱芳婷;;新闻反转背后的逻辑[J];新闻战线;2017年13期

2 朱慧明;;自媒体背景下反转新闻的特征及成因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年03期

3 陈叶叶;周通;;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CNKI)[J];情报科学;2016年11期

4 孙艳泽;;媒介事件中网络流行语传播效应浅析——以“洪荒之力”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8期

5 赵艺玲;;试论网络流行语在当代话语体制下的嬗变[J];视听;2016年06期

6 蒋秀玲;李棉管;安佳乐;;空间切换:网络流行语生产的社会机制[J];人文杂志;2015年12期

7 姚望;;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8 李铁锤;;网络热词:一种亚文化传播的民意表达[J];当代传播;2015年03期

9 李艳红;;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流行语研究[J];社科纵横;2014年05期

10 程安琪;张耘;祁珍丽;王国燕;;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盛行的解读与思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瑶;;新闻反转并非都是“狼来了”[J];中国报业;2016年11期

2 黎勇;;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J];中国记者;2016年06期

3 吴星星;靖鸣;;试析自媒体语境下的逆转新闻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6年03期

4 郭栋;吴兰兰;;从频频上演的新闻反转剧看舆论监督新面相[J];传媒观察;2016年03期

5 王国华;闵晨;钟声扬;王雅蕾;王戈;;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热点事件网民舆论“反转”现象研究——基于“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的内容分析[J];情报杂志;2015年09期

6 刘峰;;新闻反转剧背后的媒体课题[J];新闻与写作;2014年05期

7 魏如翔;谢康;;新闻何以屡遭“逆转”——从“北京老外撞人”事件说起[J];青年记者;2014年11期

8 钟文;;“寻根文学”的政治无意识[J];天涯;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冠楠;;危机应对时期话语传播体系的生成[J];对外传播;2011年11期

2 赵水福;试论大众传播体系中的主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1期

3 王春泉;晚近以来广告传播体系的历史性变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朱祖纯;论全球化新闻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曾理;叶慧珏;;尴尬的食品安全报道——从不规范的媒体行为到不健全的信息传播体系[J];新闻记者;2008年01期

6 刘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与“全球公正平等信息传播体系”[J];东南传播;2008年05期

7 程曼丽;;中国的对外传播体系及其补充机制[J];对外传播;2009年12期

8 刘明洋;;“内”与“外”:城市品牌传播体系的视点选择[J];青年记者;2012年28期

9 李磊;;英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体系转型确立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宋建武;;让我们体内汹涌着新媒体基因[J];新闻与写作;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斌;;论和谐社会中电视科普传播体系的构建[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国顺;新技术新媒体新文化与城市新发展论坛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2 记者 程晓龙;构建现代优质传播体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3 记者 任晓宁;加快科技文献生产传播体系建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4 尤游;声影传媒下的湘中小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孙澎博;依托现代网络传播体系 开拓精神文明建设新空间[N];营口日报;2013年

6 彭勇 周强;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谋求转型[N];中国信息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吕莎 金辉;中国现代传播体系的全球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许亚群;联姻影院,,实体书店能否受益[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记者 顾燕杰;建立无线广播为主的气象预警终端[N];中国气象报;2014年

10 见习记者 柳田;在服务中展开传播实现引导[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韬;战略传播的源流及其价值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为洁;盱眙县社区矫正线上传播体系设计[D];南京大学;2016年

3 吴龙胜;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瞿晓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传播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沈进城;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信息传播体系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6 魏娟;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杨黎;日本自然灾害的信息传播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慧;文化遗产传播体系构建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赵业旺;基于精准营销的新疆南疆果品品牌传播体系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4年

10 赵小凡;上海城市品牌传播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2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672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