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网络群体传播中的社会关系变迁——以两类网络群组为个案考察
本文选题:互联网群体传播 + 社会关系 ; 参考:《传媒》2017年21期
【摘要】: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社群组织方式。本研究对两个亲身参与的个案进行详细考察,观察到,在传统社会网络化再造的过程中,网络群体在技术上获得了平权的同时,也面临着人际距离带来的压力和潜移默化的商业收编。在群体成员的经济独立和主体自觉的引领下,进行着现实的和仪式化的抗争。
[Abstract]: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new ways of organizing communities.In this study, two personal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nd it was observ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reconstruction in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network group obtained equal rights in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Also facing the pressure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 and subtle business integra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group members, realistic and ritualized struggle is being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5ZDB14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芳;;微博群体传播的过程及效果分析[J];青年记者;2012年29期
2 翟丽叶;刘萍;张楠;;非常态群体传播成因及应对策略——以“盐荒事件”为例[J];青年记者;2011年23期
3 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J];新闻大学;2012年05期
5 隋岩;李燕;;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6 刘宏;;新媒体环境中群体传播的类型和动机[J];今传媒;2013年01期
7 甄巍然;;解构网络舆论生成过程的三个命题——以群体传播为研究视阈[J];新闻知识;2013年09期
8 曹健敏;;网络小群体传播流行之原因分析[J];新闻传播;2009年07期
9 李婷婷;魏辅轶;叶超;常威;董洁萍;;网络群体传播中非正式信息长度对传播效果影响研究[J];现代情报;2010年12期
10 李婷婷;魏辅轶;叶超;常威;董洁萍;;网络群体传播中非正式信息长度对传播效果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常启云;;群体传播与宗教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隋岩;李燕;;传播风险的扩散机制——人际传播为滋生于群体传播中的虚假信息上了“户口”[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申玲玲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微博传播何以产生巨大能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梦诗;群体传播中个人融入群体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孙本;群体传播时代下微博话题发展与效应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3 边妮;网络文学的群体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刘瑾璐;论弗洛伊德的社会群体传播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敏;网络游戏群体传播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贺福;论媒介活动营销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文君;网络流行体的形成与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徐田娣;微信的传播特性探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47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74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