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传播的仪式观”的理论突破、局限和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06 20:15
【摘要】:"传播的仪式观"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的、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传播本体观,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本体观;突破了美国传播研究的经验主义范式,把文化视角导入传播研究;突破了传播的传递隐喻,重新发掘了"传播"作为社会纽带的原有意涵;突破了传播的空间维度,注重传播的时间维度;突破了传播的媒介(内容)研究,着重探究传播的意义和本质。同时,"传播的仪式观"也存在轻内容、重形式的研究倾向,难以回答现实中传播权不平等、传播引起社会冲突、传播推动社会变革等问题。无论是对传播学研究,还是对社会生活,"传播的仪式观"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The concept of "ritual of communication"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 in theory, becomes a new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ontology as the transmission ontolog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breaks through the empirical paradigm of 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troduces cultural perspective in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reaks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taphor, and reexplore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as a social bond. It breaks through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communi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time dimension of communication, break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media (content), and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essence of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also has light content and heavy form of research tendenc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nswer the unequal rights of communication in reality, social conflict caused by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by communication.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or social life, the study of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16JJD860003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翼青;吴越;;凯瑞的“仪式观”:美国文化研究本土化的困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06期

2 石义彬,单波;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春丽;;仪式观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读《作为文化的传播》[J];东南传播;2017年07期

2 胡琳;;詹姆斯·凯瑞仪式观思想的研究现状——基于2006年至2016年文献研究综述[J];青年记者;2017年17期

3 曹然;;“隐喻”与“技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的一种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李赛可;;在希望的田野上步步深入——基于地方新闻网站红网之民族志研究的反思[J];新闻记者;2017年05期

5 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的理论突破、局限和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郭静;;仪式观还是传递观——《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再辨析[J];编辑之友;2016年12期

7 蔡月亮;;论中小城市文化消费的发展对策——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8 张森;;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政府传播视角[J];社会学评论;2016年04期

9 尹力;;媒介权力研究中的二元范型及新综合模式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10 熊一如;徐涵;贾莉莉;;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党员教育中的推动作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藜;;对美国新闻业思想遗产的两种建构——以凯瑞与舒德森的争鸣为中心[J];当代传播;2012年04期

2 方师师;於红梅;;詹姆斯·W·凯瑞版本的芝加哥学派及其建构[J];国际新闻界;2010年12期

3 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4 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4期

5 陈卫星;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6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7 何庆良;;施拉姆的传播理论[J];新闻研究资料;1990年04期



本文编号:2168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168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