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交媒体中的亚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14:54
  亚文化,指一种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颠覆和反抗的文化形态。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文化的传播主要发生在一些边缘的地理位置,比如酒吧等等;今天,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社交媒体的种种特点例如承载了海量的信息、对话语权进行了分割、对自我意识的充分强调、对信任度的有选择建立都良好地适应了亚文化传播的要求,因此,社交媒体成为了亚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之一。但是,社交媒体中的亚文化传播也出现了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不但可能伤害亚文化的受众群体,而且可能消解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对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都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本文以伯明翰学派的观点等文化研究相关成果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2005年之后社交媒体中出现的一些典型亚文化的个案分析和一些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的机制特点分析,对亚文化向社交媒体的进入路径、社交媒体对亚文化传播的需求适应、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弊端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引导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上健康传播的几种措施。以期通过这些措施规避对亚文化传播的弊端对本文化群体和其他群体的伤害,也避免对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消解,保护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并且为他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1、亚文化个案研究
        2、社交媒体研究
        3、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概念界定
        1、亚文化
        2、社交媒体
二、亚文化对社交媒体的进入路径
    (一) 亚文化在不同种类社交媒体中的着床
    (二) 亚文化在社交媒体中的阶段性发展
        1、早社交工具阶段
        2、中社交工具阶段
        3、新社交工具阶段
三、社交媒体对亚文化传播的适应性和推动力
    (一) 机制适应
        1、话语权的分享
        2、开放性和私密性兼备
            (1)开放性:标签功能和热门搜索功能
            (2)私密性:好友分组功能
    (二)形式适应
    (三)风格适应
        1、“文艺青年和 2B青年”亚文化:对“自我”的强调
        2、恶搞亚文化:对“反调”的包容
四、社交媒体亚文化传播的弊端
    (一) 过度社交:反抗无谓化
    (二) 身份虚拟:价值观沉沦
    (三) 从众心理:恶性后果放大
    (四) 商业收编:亚文化特质流失
五、引导社交媒体亚文化健康传播的措施
    (一) 向现实世界延伸
        1、实名制的推广
        2、法规制度的建立
    (二) 反社交尝试
    (三) 媒介素养提升
        1、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更新
        2、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提升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社交媒体十大趋势[J];现代营销(经营版);2009年05期

2 ;怎样看待社交媒体[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2期

3 马尔科姆;;被高估的社交媒体[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4 ;未来社交媒体10大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07期

5 启程;;社交媒体之“湿”与社会之痛[J];检察风云;2011年17期

6 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国外媒体对记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J];新闻记者;2011年12期

8 马小娟;;论社交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1年24期

9 冯岩;;人文城市发展中的社交媒体管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10 文卫华;刘嘉丽;王雅萱;;试析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与边界[J];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雪;复杂网络链路分析与社交媒体预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罗准辰;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检索与传播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丹尼尔;社交媒体在企业传播中的使用:可口可乐中国和可口可乐加纳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朱星玮;社交媒体信息结构化组织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谢松县;社交媒体中观点信息分析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陈夏雨;工作场所中企业社交媒体可供性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唐李洋;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Twitter营销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絮;社交媒体广告的表现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吕蒙;网络社交媒体关系网络与品牌传播[D];辽宁大学;2013年

3 吴祖宏;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张茜茹;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测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徐蕾;政务社交媒体用户使用意愿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巩丽;社交媒体对电视节目受众观看行为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邹姝玉;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秦晶晶;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情绪启动效应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胜;基于社交媒体网络的消费者网购决策及商品推荐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10 任雁;“文化迁徙”背景下中国留学社交媒体使用的“两栖”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5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45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