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13 22:52

  本文关键词:网络造句现象的话语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6年

网络造句现象的话语分析

赵蕾  

【摘要】:网络造句运动作为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现实世界的言说方式,其展现了一幅怎样的话语景观?本文将运用话语分析的理论,洞悉网络造句的话语形态和立场,从话语中窥探网络造句的价值和意义。其中,主要运用费尔克拉夫提出的话语分析的三个向度: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的框架,结合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成果分析和探究网络造句,透析网络造句现象背后的意义的建构、传播和抗争的过程,说明语言、话语和社会变化的关系。第一部分:从微观的文本向度层面,从局部的词汇选择,语法再到修辞策略的运用,从三个突出的方面概括出网络造句的文本特征。第二部分:在对网络造句的文本做了必要的考察之后,我们还需要从话语实践向度对网络造句做阐释。考虑到网络造句独特复杂的传播过程,除了从文本生产到消费的思路探讨话语如何建构,在宏观上针对具体的网络造句事件,结合话语的传播语境分析它的传播机制。第三部分:在对网络造句的文本结构和话语实践做出明确的总结之后,由此上升到话语的社会实践维度。即话语中如何显现权力斗争的变化,包括文化和政治层面上的斗争和抵抗,霸权的维护或再造,展现话语角力的过程与成效。通过对网络造句全面深入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网络语言的文化特征和展现的时代本质,即从微观层面看,网络语言和言说方式始终是一种低俗、浅薄的文化,这种用简单粗暴的话语代替严谨和思辨的理性思考实际上正在侵蚀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削减知识存量。从宏观层面上说,网络造句从社会严肃性议题起家,却流于纯粹的娱乐性游戏。虽然我们看到了草根阶级政治抵抗的力量,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一股无聊的风气和娱乐性的目的,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36;G206
【目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网络造句现象的话语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