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随着科技的发展愈加多样化,智能技术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作为智能技术主要成果之一的智能手机更是成为了社交环节中的重要工具。在各种手机社交软件中,微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使用己经十分普及,成为人与人间、个体与组织(群体)沟通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渠道,而微信平台这种服务工具也越来越被各种组织所采纳,小到个体经营大到公共机构,微信公众平台以其多向交流、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受众易接受等众多优点,使其成为向用户提供以信息咨询、资料传送、资源共享为主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在高校校园里,各级校、院微信和学生会等咨询服务机构在近五年来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线上服务模式,各个信息发布单位选用微信作为媒介向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己不是新鲜事物,其中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平台建设也在迅猛发展,成为为在校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笔者在文中简要介绍了微信这种新媒体社交软件的特点,指出各高校图书馆主要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为信息传播的渠道,首先站在全国的角度上简要介绍我国各地区、各层次高校开展的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其中为了充实研究内容,以同济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细致分析了其微信平台的服务现状。进而以所在的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放在安徽本省内,通过不断更新的数据(文中数据自2015年10月统计至2016年4月),分别在不同角度:从数量、特点、内容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等重点信息;最后笔者针对这些微信平台现有的服务内容中的不足做出理论总结和调整意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要概括行文的背景意义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基于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等相关研究重点,对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做普遍调查,简要总结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平台开发状况,并以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典范详细描述,充实研究内容;第三章在全国高校数据背景下,选取安徽省作为分析主体,以四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举例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为依据,总结安徽地区目前己开通的图书馆微信平台发展现状;第四章笔者依据各项研究结果的统计结果分析,总结指出省内各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章针对前文内容分析原因,提出建对策;文章最后总结了安徽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组合服务,并且为其他高校日后开发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未来做出展望。
【关键词】:微信 高校图书馆 应用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58.6;G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3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4
- 1.3 研究内容14-15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15-16
- 1.5 本文创新点16-17
- 2 微信及其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开通使用情况概述17-27
- 2.1 微信及微信平台17-19
- 2.2 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开通概况19-21
- 2.3 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基本情况:典型案例介绍21-25
- 2.3.1 同济大学图书馆微信21-23
- 2.3.2 清华大学图书馆微信23-25
- 2.4 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总体特点25-27
- 3 安徽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现状探究27-44
- 3.1 安徽省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开发及使用情况的统计27-30
- 3.2 安徽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问卷调查30-36
- 3.2.1 调查问卷30
- 3.2.2 调查结果及分析30-36
- 3.3 安徽省内四所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内容分析36-42
- 3.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36-38
- 3.3.2 安徽大学图书馆38-39
- 3.3.3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39-41
- 3.3.4 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41-42
- 3.4 基于调查结果对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特点总结42-44
- 4 安徽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运行中问题分析44-47
- 4.1 微信号格式及名称设置不规范44
- 4.2 微信认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44-45
- 4.3 推送信息不及时,内容不规范45
- 4.4 个性化设置栏使用不充分45-46
- 4.5 宣传途径较单一46-47
- 5 安徽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模式的升级与完善47-53
- 5.1 微信账号基本信息需补充完整47-48
- 5.2 丰富微信平台主界面的菜单内容48-50
- 5.3 基础服务项目的完善与创新50-51
- 5.4 提高微信平台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51-52
- 5.5 微信官方账号宣传模式的多样化52-53
- 6 总结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玉英;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0年04期
2 朱永聪;面向知识经济的高校图书馆工作[J];高教探索;2000年03期
3 郭俊萍;知识经济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0年11期
4 孙赫杰;浅谈高校图书馆改革思路[J];情报科学;2000年08期
5 韩甬生;知识创新与高校图书馆[J];情报科学;2000年12期
6 刘正怀,李文学;谈21世纪高校图书馆馆长[J];情报杂志;2000年05期
7 唐丽菲;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0年01期
8 杨杰;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传统模式的挑战与对策[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年03期
9 梁中玉;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学生导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2期
10 游水叶;漫谈高校图书馆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伟凤;朱丽珍;黎意慧;;高校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模式探讨——以广西生态职院图书馆为例[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义民;赵雪梅;高毅;;基于廊坊市域经济发展的高校图书馆功能作用研究[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3 关葵葵;;浅析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林碧丹;;试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喻丙梅;;论高校图书馆“新、心、信”服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勤;;接轨教学与科研: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践研究[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丽瑞;;高校图书馆应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霞;;市场经济中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改革[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钱锋;;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深度开发与应用[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黄立文;王延琴;;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室主任应具备的素质[A];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图书馆部室主任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忠;高校图书馆该不该向社会免费开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贵州财经学院 陈春临;高校图书馆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3 早报记者 许荻晔 田波澜;北京试水“公众共享高校图书馆”[N];东方早报;2012年
4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丁永勋;高校图书馆应在开放中学习开放[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5 吕玉婷;江苏高校图书馆加快“信息化”步伐[N];江苏教育报;2012年
6 记者 谢臻;开放高校图书馆应先做起来[N];联合时报;201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张妮;高校图书馆转变思路各出奇招[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 李晋瑞;高校图书馆应为弱势群体读者提供服务[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9 余如波;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 “门槛”为何难降低[N];四川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杨频萍;高校图书馆“卖座位”引热议[N];新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家麟;知识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绩效及价值评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宇;高校图书馆干扰管理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雪梅;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侯明艳;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易峰;论高校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邓英;高校图书馆知识生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张瑜;高校图书馆营销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李志超;高校图书馆网络社区模型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马波;我国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郑祺;高校图书馆投资回报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李宏秋;山西省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地区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