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群媒体的复兴与“公共新闻”的重塑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J];新闻战线;2004年04期
2 蔡雯;试论中美两国公共新闻传播的现实差异[J];今传媒;2005年06期
3 任金州,武超群;管窥中国式“公共新闻”的理念与实践[J];青年记者;2005年06期
4 潘勇,项盈;我们误读了“公共新闻”[J];青年记者;2005年11期
5 高运峰;;美国公共新闻:一场关于媒介角色转换的试验[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刘扬,招志蕴;试论公共新闻中的媒体角色[J];新闻界;2005年02期
7 郭平;;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从公民意识的角度[J];青年记者;2006年07期
8 郭平;;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J];当代传播;2006年04期
9 辛;;公共新闻[J];新闻与写作;2006年11期
10 房宁;;浅析博客之于公共新闻的理论可能与现实问题[J];东南传播;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蔡雯;;试论我国党报如何做好公共新闻报道——兼谈中西方媒体公共新闻报道的差异性[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2 李洋;;民主实验和新闻改革——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思想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麟;;新闻媒体、公共决策与“协商民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连水兴;;媒介“公共性”的想象、建构及其理论逻辑[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郭平;美国“公共新闻”兴起的背景[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杨丽萍;公共新闻是最值得关注领域[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丽萍;公共新闻为党报增添公信力[N];深圳特区报;2007年
4 蔡雯;美国新闻界“公共新闻”之争[N];南方周末;2004年
5 楚雄电视台 彭云川;坚持三贴近 拓展新外延 实现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化[N];楚雄日报(汉);2011年
6 马希荣;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更加规范和完美的企盼[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N];南方周末;2004年
8 阚克;《焦点访谈》,下一个十年怎么走[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文娟;记者博客在我国公共新闻实践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刘静静;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价值取向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徐宁燕;“公共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传播[D];浙江大学;2007年
4 伍清文;我国公共新闻的特点及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玉英;美国公共新闻理论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6 郭兰英;公共新闻在我国的现状及前景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7 崔应会;公共新闻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张敏;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胡兰红;我国市民报纸“公共新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任员媛;台湾公共新闻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5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4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