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7 19:29
【摘要】:随着两岸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两岸人民也从之前的陌生到慢慢的熟悉,所以,也更加渴望了解彼此的社会形态。台湾媒体作为社会形态中的重要一部分,自然会受到两岸学者的关注,而台湾电视新闻的繁荣,使社会中充斥着多元的声音与诉求,实现了“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但激烈的竞争环境、拥挤的媒介生态也使台湾电视新闻产生了诸多“乱象”,甚至被封为“社会乱源”。台湾电视凶杀案报道作为“社会乱象”之一,对台湾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并没有引起业界学者的充分关注,因此,本文以台湾电视凶杀案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台湾电视凶杀案报道的模式,针对其二十余年的历史变革,指出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改良对策。论文在全面审视台湾电视凶杀案报道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现阶段台湾电视媒体对凶杀案新闻报道的现状及特点、形成的缘由以及现有的问题和改进对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阐释。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的概念和历史演变;第三章介绍了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的特点分析;第四章介绍了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特点形成的原因;第五章介绍了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现存的问题;第六章介绍了为了解决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对策。台湾本文作者提供了自己对台湾电视凶杀案报道的浅显分析,希望能对台湾电视新闻报道的研究有所帮助。
【图文】:

幼教,大宅,新闻报道,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台湾电视犯罪新闻报道后疑辱尸”“「台大宅王」禁不起情伤 41 刀砍死女友”“恐怖情人张彦命 幼教师林佩真死不瞑目”。在这起台大生的凶杀案件中,“41 刀”就强调和渲染的数字,还有许多诸如“削头惨死”“碾爆头”“侮尸”等闻标题中也是频繁出现。

凶手,杀人案件,受害人,电视媒体


图 3-2 立新闻台漫画报道张彦文案件在张彦文杀人案件的报道上,电视媒体多采用滚动播放受害人遇害前与凶手片的方式,在语言上极力渲染出被害人甜美可人的形象和凶手杀人前文质彬,虽然受害人的眼睛被打上马赛克以表对死者的尊重,但是对照片细节的放搭上语言描述,似乎有意将受众的目光引向对被害人外形的关注。其次,,对后的样子也大量采用特写镜头,有意表现出其犯罪后的狼狈不堪以增加新闻视性。 评论嘉宾设置想起台湾媒体,就会想起在大陆电视上都会经常看到的两党之间,不同政见对同一事件进行激烈的辩论,用词猛烈,甚至有时会大打出手的场面。其实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祥雨;;台湾电视新闻的放大意识和操作[J];东南传播;2007年04期

2 卢艳锋;;台湾电视新闻画面分析——以台湾四家媒体对“马王喝春酒”的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7年07期

3 谢际争;;台湾新闻媒体运作特点浅析[J];对外传播;2012年06期

4 徐文华;;台湾电视新闻生态旁观[J];南方电视学刊;2010年02期

5 何博仪;;台湾电视新闻细节运用的启示[J];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04期

6 谢清果;张汉丽;;台湾新闻自由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探析[J];台湾研究;2011年05期

7 万霞;;台湾电视新闻众生相[J];声屏世界;2011年02期

8 王汉熙;刘凯;万成娜;;新闻传播社会学视域下的台湾苹果动新闻考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李倩;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电视新闻的新特点[J];现代传播;2005年01期

10 林崇能;电视新闻直播热的冷思考——以台湾媒体的实践为例[J];中国记者;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包扬;台湾电视新闻与大陆形象建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7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87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