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双重属性框架下五星体育传媒业态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2:57
【摘要】:随着当下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传媒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本研究以双重属性作为分析框架,研究五星体育传媒业态,意在认识把握传媒业态内在发展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五星体育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得出以下结果:1.目前还未找到关于“传媒业态”的明确定义,本文通过梳理和理解现有文献,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解释“传媒业态”:狭义的“传媒业态”是指基于全新的媒介生态下,传媒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以产品为导向,按照一定的传播目标,有选择地运用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技巧等手段,提供类型化服务形态,是受众能直接接触到的传播媒介内容产品;广义的“传媒业态”既包括狭义中的服务形态,也包括传播媒体为实现功能重构,而产生的各种传媒要素的综合形态,如管理模式、收入结构、产业结构等,是媒体无法直接传达给受众的部分。同时表明本研究的五星体育传媒业态,即广义的传媒业态。2.本文以传媒双重属性作为文章的理论依据,通过梳理文献并结合专家访谈所得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传媒目标、收入构成、管理模式三方面来判断传媒业态是属于事业性还是商业性。3.根据判断标准,笔者将五星体育的传媒业态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上海电视台创办《体育大看台》栏目到2001年SMG体育频道成立。此阶段的五星体育以单一的事业性作为传媒性质,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以践行党的“喉舌性”作为唯一传媒目标,三家电视台体育部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从属于国家管理部门,传媒自身不具备商业化传媒业态理念;第二阶段是2001年至2011年,此阶段SMG集团开始实行企业化改制,五星体育作为下属单位却并未完全实现企业化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相关业态工作,是事业性业态与商业性业态并存阶段;第三阶段也就是2011年以后,五星体育正式开始独立核算,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单位,开发出多种形式的商业业态,并且以赛事IP为核心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业务合作,在此阶段传媒业态商业性比重不断加大并占据主导地位,五星体育较为彻底地完成传媒商业化转型。4.通过对五星体育业态变迁的分析,总结出传媒体制、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传播技术、市场竞争程度和媒体性质的改变,是双重属性下五星体育传媒业态变迁的影响因素。其中传媒体制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5.最后对五星体育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展望。
【图文】:

文献综述,提纲,传媒业,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的框架下,围绕五星体育发展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传媒业态做进而划分阶段,总结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对五星体育未来发展做出总。4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与删选,大量阅读相关期刊、书籍和硕了解五星体育的现有研究成果,梳理有关传媒业态的国内外研究,更加识传媒双重属性的诞生及后续发展。将专家的观点进行延伸、拓展,使究更加全面、具有逻辑性,从而更清楚地认识问题,提出见解。.2 访谈法本研究将根据文章撰写过程中的思路和疑惑,设计出富有逻辑性、有效提纲。拜访校内老师,五星体育的专家、业内人士,根据访谈提纲整理与意见,并形成文字,最终运用到研究中。笔者就论文的研究目的,在 2017 年 4 月至 8 月期间,针对五星体育传迁,分别访谈了校内、业界总共 8 位专家学者,学者们根据访谈提纲做。他们的具体姓名及职称如下。

流程图,收支两条线,流程图,体育频道


图 2 收支两条线流程图1段也属于五星体育向商业化、产业化的过渡阶段,虽然传媒业态的不高,还存在 SMG 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但它的收入构成主要依靠曾达到 3.6 亿。据访谈所得信息,凭借优秀的传统媒体内容制作道在 2001 年,光广告收入就高达 8600 万,高于除央视体育之外育电视台。图 3 2010 年 CCTV-5、五星体育、BTV-6 及广东体育频道运营收入情况2 3 可知,,和央视、北京、广东四家体育频道的收入相比,2010 年的收入状况仍然可观,仅次于央视体育频道,在众多传媒业态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06-F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国明;高兴利;李力可;孙航;;新闻传播新业态下传媒转型中的基因重组[J];新闻战线;2015年17期

2 梁达;;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J];金融与经济;2015年06期

3 安福秀;黄丽娟;宁猛;;中国体育电视媒体发展困境与出路——以体育版权为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4 尹卓成;;传媒产业发展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探析[J];金融与经济;2014年09期

5 伍业锋;;产业业态:始自零售业态的理论演进[J];产经评论;2013年03期

6 李惊涛;周晖;;试论城市电视台在现代传媒业态中的经营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7 马海滨;;关于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报业;2011年22期

8 杨保军;;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上)[J];新闻界;2011年04期

9 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年05期

10 石长顺;石婧;;“三网融合”下的传媒新业态与监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少甫;逐渐被认可的“付费”:网络体育直播新趋势[D];安徽大学;2017年

2 张业云;我国体育电视媒体的特征与发展现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庆;五星体育频道的节目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591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91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