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0 22:5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产业不断升级,各种类型的电视栏目占据着荧屏。作为接收者的受众,对电视栏目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自身的需求在电视媒介中得到满足。沙粒般的受众又散落于各个家庭和群体中,为了适应家庭和群体使用电视的需要,电视工作者一直在寻求吸引受众参与电视栏目的最佳方式。近几年来,《妈妈咪呀》、《职来职往》、《汉字英雄》等电视栏目的出现引申出一个词语,那就是“身份”。本文在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身份化参与”的概念。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从理论层面深入的阐释了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在此部分中,笔者试图从受众心理学、传播学、接受美学和社会学等四个方面寻找其理论依据,对身份化参与的源起进行理论追溯;除此以外,笔者对多部电视栏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作出总结,提出了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的定义,使读者对本论文的论题和论点有一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在了解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单一性、多样性两种类型入手,做类型分析,使读者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对两种类型的身份化参与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读者对其有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在最后的部分,笔者将两种类型的电视栏目为依托,详细地分析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在其中的运用和体现。本文试图以理论加实例的方法让读者对电视栏目身份化参与这一全新概念进行深刻、清晰的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2
本文编号:2592327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梅;;“身份化”、“艺术化”与“象法天地”——中国古代服饰的美学特征及深层原因[J];文史哲;2009年02期
2 朱艳可;;打造创造与沟通的服务平台——由《交换空间》谈起[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3 李兴国,余跃;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J];现代传播;2003年05期
4 周健,王培铎;论悬念的焦点[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蓓;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利益[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2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9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