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近五年流行语中看传媒女性形象变化
发布时间:2020-04-02 08:16
【摘要】: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富裕,当今社会女性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代改变了她们的形象角色,当今社会的女性不愿意再做男权社会里的“花瓶”,她们有自我认知、自我审美观以及自我价值观,更在乎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摆脱传统社会对女性刻板印象留在女性身上的从属阴影。当今的女性开拓历史,代表着个人、家庭、社会,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女性的特有魅力。正因为如此,社会大众更加关注当今女性形象,从外表到内心,从宏观到微观,任何生活上的琐事都会把她们变成当今热议的话题、热点事件、流行词语。本文借鉴传播学、社会学、女性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尝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手法,针对我国近五年大众传媒中能体现出女性形象变化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与传统女性形象定位进行多方位对比研究。以探讨我国女性在大众传媒中究竟以什么面目出现,大众媒介的发展又如何适应女性发展和影响引导教育女性。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还对研究该课题运用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章笔者从女性的媒体形象、自我认证、社会地位、年代等多方面对我国当代女性在生活上、职业上、婚姻家庭上产生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主要阐述了当今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及流行语的产生。第三章笔者通过大量流行词语运用的实际案例、数据分析等研究手法,对近五年中我国在网络、影视、广告、报刊杂志等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传播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阐述;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笔者强调要积极正确运用流行语,充分发挥媒介在女性中教育引领作用。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笔者对当前媒介与受众间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图文】:
根据 2000 年至 2014 年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女性与媒介”研究论文统计,我国“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在 2000 年以后,我国在“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逐渐涉及到对媒介制作、对媒介内容、以及对媒介接收的研究、文学作品、近现代影视剧、广告、报刊、新闻等为文本进行的女性形象的分析[5]。对“刻板印象”概念下女性形象的研究、女性研究的媒介形式、媒介对女性意识构建研究、女性受众研究、女性媒体工作者研究、女性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等都是当下国内有关“女性与媒介”相关议题的研究热点。1.3.2 国外
流行词语是流行文化的一种。流行文化的内容主要由散播文化制品的工业(传媒)来塑造并传播。实际上,流行文化并不只是大众传媒的生产物,而是由大众与传媒间互动所产生的。即,大众影响传媒,传媒又反过来影响大众。因此,,流行文化本身是双向的,不断更新成长的。既然传播影响大众,就一定有其媒体传播者的选择权,它必须去其糟粕吸取精华,为我服务。4.1.1 流行词语并不代表全是先进的、向上的词语流行文化是恒变的,并且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些被主流社会忽略的事物,当受到部分人群强烈关注后,有可能渐渐形成流行词语、流行文化。流行词语携带着大量的语义信息,常常与社会的具体事件有着直接关系,它具有时尚性、高频性、非规范性、新奇性等特征。流行词语在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事件的同时,也被人们附加了对此次社会事件的评价以及看法,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所以流行词语并不全都是积极、先进、向上的,并是不是全部都可以真实的反映社会现象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本文编号:2611694
【图文】:
根据 2000 年至 2014 年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女性与媒介”研究论文统计,我国“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在 2000 年以后,我国在“女性与媒介”研究领域逐渐涉及到对媒介制作、对媒介内容、以及对媒介接收的研究、文学作品、近现代影视剧、广告、报刊、新闻等为文本进行的女性形象的分析[5]。对“刻板印象”概念下女性形象的研究、女性研究的媒介形式、媒介对女性意识构建研究、女性受众研究、女性媒体工作者研究、女性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等都是当下国内有关“女性与媒介”相关议题的研究热点。1.3.2 国外
流行词语是流行文化的一种。流行文化的内容主要由散播文化制品的工业(传媒)来塑造并传播。实际上,流行文化并不只是大众传媒的生产物,而是由大众与传媒间互动所产生的。即,大众影响传媒,传媒又反过来影响大众。因此,,流行文化本身是双向的,不断更新成长的。既然传播影响大众,就一定有其媒体传播者的选择权,它必须去其糟粕吸取精华,为我服务。4.1.1 流行词语并不代表全是先进的、向上的词语流行文化是恒变的,并且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些被主流社会忽略的事物,当受到部分人群强烈关注后,有可能渐渐形成流行词语、流行文化。流行词语携带着大量的语义信息,常常与社会的具体事件有着直接关系,它具有时尚性、高频性、非规范性、新奇性等特征。流行词语在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事件的同时,也被人们附加了对此次社会事件的评价以及看法,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的,所以流行词语并不全都是积极、先进、向上的,并是不是全部都可以真实的反映社会现象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强;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论女性期刊定位[J];编辑学刊;2001年06期
2 林姗;;中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探析[J];东南传播;2007年01期
3 杨珍;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批判[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陈阳;谈网络中的性别歧视[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5 卜卫;广告与女性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1期
6 李慧英;电视剧女性形象中的性别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3期
7 单晓红;;中国女性媒介产生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12期
8 陈阳;性别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年01期
9 蔡骐,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名章;;网络空间女性发展的失衡与错位[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611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1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