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的传播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7:1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自信意识的提升,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电视节目相继产出,文博类节目由此进入大众视野。文博类节目既摒弃早先文物讲解节目的沉闷,又弥补文物鉴定节目中过度宣扬文物的经济价值、忽视文化价值的不足,着眼于博物馆和文物,将其作为载体,重点输出文博知识,提高受众对文博领域的认知。《国家宝藏》正是文博类节目的代表。自2017年末正式播出后,《国家宝藏》两季节目皆出现网络评分直线飙升、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网友评论一片叫好的现象,节目内容也引起大众热议。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影像市场中,一档节目能够兼具热烈的播出反响与口碑爆棚的播出评价实属不易,加之文博题材的特殊性,对其传播效果及效果形成原因的探究十分必要。全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运用传播效果理论框架,分析《国家宝藏》的受众传播效果。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进行文献综述,界定论文重要概念,阐明使用的研究方法,并解释本选题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在参考诸多研究传播效果的文献后,针对研究意图设计出探究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传播效果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发放的形式进行问卷投放,随后运用问卷制作平台后台分析系统与SPSS24.0数据分析系统对问卷数据进行归纳总结,采用描述性统计与交叉分析的方法,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进行数据呈现。第三部分在数据呈现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宝藏》的传播效果,主要包含热度趋势、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四个方面。通过分析,得出《国家宝藏》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的结论,与影像市场呈现出的现象相一致。第四部分从传播要素角度分析《国家宝藏》传播效果良好的形成原因,概括为填补文化需求、整合传播平台、迎合大众喜好、节目制作精细四个方面。第五部分总结《国家宝藏》传播效果研究中突显的问题,并由此提出节目的改进措施,也给文博类节目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通过既有数据研究发现,虽然节目取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在认知效果上存在较好的知晓度与接触度,但整季节目的受众搜索关注度在逐渐下跌。节目受众群体中,高学历的年轻男性群体占较大比例。受众的获知途径与观看方式多集中于传统媒体电视与新媒体平台,知晓渠道与接触渠道存在高度吻合。同时,受众通过观看节目能够改变认知结构,得到有效的知识增长。在态度效果上,大部分受众对《国家宝藏》持满意态度,也对节目设置表示认可并期待未来有更多衍生文博节目。行为效果上,《国家宝藏》的传播增加受众对于文博领域的关注,有效地引导受众树立博物馆参观意识,更重视文物文化内核。总体来说,《国家宝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娱乐与科教的比例倾斜、受众参与互动性不足、受众粘度待增强。因此,节目还需根据问题进一步的优化,用以提升传播效果。
【图文】:

中国电视,网络传播,热度,官方


图 1-1 2017 中国电视网络传播力榜单注:图片来源人民网官方微博@人民网宝藏》第一季收视喜人,第二季也热度不减。根据央视网报道,《国家宝在全网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 10.5 亿,,喜马拉雅 FM 收听量达 4077 万

国家,央视,节目内容,不清晰


图 2-1 受众收看《国家宝藏》原因在未选择观看节目的受众中所选比例最高的(见图 2-2)原因为“对文博领域不感”,占 45.19%。其次是“节目内容不够吸引我”,占 22.12%。还有 8.65%的受众认央视的节目太过传统和严肃”。这说明,因对文博概念认知的不清晰,部分大众对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琳笛;;浅谈国内文博电视节目与受众需求[J];群文天地;2012年13期

2 常樱;;论数字博物馆的传播策略[J];河北学刊;2012年04期

3 高晓芳;;信息全球化下的博物馆传播研究[J];东南文化;2012年02期

4 金瑞国;;博物馆之传播学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1年02期

5 栾轶玫;;台网联动 台网互动 台网融通——中国广电媒体台网一体“三段论”[J];中国广播;2009年04期

6 李文昌;;博物馆的传播学解读——传播学读书笔记[J];中国博物馆;2008年03期

7 周鸿铎;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上)[J];现代传播;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帆;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蔡祥军;基于符号编译和知识学习的博物馆观众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兟;中国电视节目类型化生产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楚亚菲;我国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徐冬雨;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符号呈现与意义表达[D];安徽大学;2018年

3 李一享;综艺节目官方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谢佩佩;“限塑令”传播效果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贞瑾;芒果TV自制综艺节目传播及效果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6 白茹;收藏鉴宝类文化节目《我有传家宝》的创新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7 段曦;Papi酱系列作品传播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8 朱丹;以科学之名 行娱乐之实[D];湖南大学;2016年

9 付静;自媒体《罗辑思维》的传播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季桐;新媒体时代我国博物馆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8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38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