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当下非虚构写作作品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1:16
【摘要】: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非虚构的概念进入我国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各学者的关注。非虚构写作以深度报道为主要特点,日益成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南方周末》、《时尚先生》、《人民文学》等都相继开设非虚构写作专栏。非虚构写作以广泛调查和深度报道为主要着力点,其作品更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融入文学写作的手法,以真实事件的可读性特点吸引读者,同时强调“深”阅读和文字美。本文试图从中国当下非虚构写作的作品入手,采取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这三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下优秀的非虚构写作作品的写作技法进行研究,分析在纸媒、广播电视、新媒体三种传播媒介中非虚构写作技法的应用,并对纸媒、广播电视、新媒体中的优秀非虚构作品及节目进行整合分析,通过非虚构写作记者手记与访谈内容,梳理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媒介事件中的应用模式以及写作技巧。探讨当下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和叙事方法,分析对于非虚构写作作品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即从绪论部分探讨非虚构写作在新闻学领域的应用,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综述两方面,进一步追溯非虚构写作的发展根源,同时梳理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并论述与非虚构文学本质上的差别,为后续的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技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一章介绍非虚构写作作品的整体发展脉络,分别从国外和国内的两个方面论述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到第四章三部分,对中国当下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等三种传播媒介中优秀的非虚构写作作品进行研究,对中国当下非虚构写作作品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分析,深入探讨非虚构写作作品在题材、场景、人物刻画等三个方面所采用的叙事技巧,并对中国当下众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五章主要分析影响非虚构写作作品的因素,即沉浸式报道和报道的姿态视角的问题。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下非虚构写作作品的技法,目的是为了总结其叙事规律,发现其叙事特点,从而对整个新闻报道领域中这一特殊写作题材,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也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图文】:

吉尔,梅勒,犹他州,时代精神


《冷血》书图

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书图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丹梦;;“非虚构”之“非”[J];小说评论;2013年03期

2 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文艺争鸣;2011年03期

3 何肖朗;;论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美英非虚构文学创作风格的嬗变[J];武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晓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韩雪;爱奇艺品牌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王艳;媒介融合背景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实践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3 李淑华;在新闻与文学之间:“非虚构”写作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孙佳莹;《人民文学》“非虚构”作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5 张笑晨;变动新闻业中的“非虚构写作”[D];武汉大学;2017年

6 魏珊;2010年以来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邱雪佳;《南方周末》人物报道的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白雪;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叙事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刘柏彤;《人民文学》与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7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57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