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大众传播学视阙下的微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4:09
【摘要】:本文主要以大众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选取新浪微博作为研究样本,尝试对庞大的微博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微博,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起源于美国的Twitter,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及各类移动客户端,以140字的文本为基础,整合表情、图片、音视频、长微博、外链等多媒体要素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与互动。在中国,微博特指由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推出的一种社交网络应用服务。微博的出现,颠覆了原有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路径,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微博平台以其开放、平等、多元化的媒介特质,开辟了新的“民间舆论场”,在不同程度上重构了现代社会的形态和秩序。微博的兴起,宣告了自媒体(We Media)时代的到来。微博文化是一种隶属于网络文化,以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介的兴起为基础,通过微博平台实现信息的分享与互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产生影响的一种全新的大众传播文化。作为新媒介的代表,微博承载了传统媒介的多重文化特质,又乘上了数字科技的翅膀,在科技与人文之间架设起一道诗意的桥梁。微博文化,微小的只是形式,绝不是力量。在本文中,笔者尽可能地对庞大的微博文化现象进行细致的梳理。首先,从时代情绪和技术背景入手,分析微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详述其传播机制及特征,解析微博平台中的传播行为。其次,对微博传播主体及功能做出分类,对微博写作文本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微博所承载的文化特质。再次,解析微博的媒介文化构造,分析其社会交往功能和意义。最后,思考微博文化现象,讨论公共领域中的微博文化,反思其传播的局限性;对微博的良好舆论生态提出期待,对微博的科技未来做出展望,并希望以此引发读者思考:未来我们将如何借助不断革新的新媒介,拨开传播与信息的迷雾,更加真实地、理性地与世界接轨,更好地参与这个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君;“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J];当代电视;2004年01期

2 戎彦;;网络晒客的大众传播学解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王宁;;对“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学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9期

4 岑颖智;;大众传播学教学中建构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5 傅显明;日本的大众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1982年02期

6 周建明;;大众传播学讲座之六 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J];新闻三昧;1994年11期

7 张怡;丁钟;;与大众传播学相关的几点概述[J];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04期

8 蔡尚伟,黄顺铭;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任鹰;大众传播学综合练习及复习重点Ⅰ[J];当代电大;2003年10期

10 马晓路;;探讨大众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J];新闻采编;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志君;;“三贴近”的大众传播学意义——学习李长春同志一系列讲话的一点思考[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海贵;大众传播学新型主体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5年

2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李德顺;做学问的不俗境界[N];检察日报;2013年

3 宋焘;媒体中的真相[N];中国经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圣清;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恬恬;大众传播学视阙下的微博文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黄怡静;媒介呈现的空间生产与正义[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1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81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