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苏新闻实践与学术观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0:30
【摘要】:作为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江作苏不但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历,同时具有丰硕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个性特点的是,他花甲转型为高校教师后,在教学模式方面也进行了多元化有益尝试。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关注江作苏在新闻实践方面的成果,但关于其在学术观点和传媒教育方面的研究却仍阙如,本文属首次涉猎之作。在新闻实践方面,江作苏具有记者、党报总编和集团董事长多重身份,在不同职位下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作为我国新闻业者向新闻教育者成功转型的一位代表性人物,江作苏的从业与转型经验无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再理性化进程,还是对传统媒体人的“脱茧”转型都具有一定现实启示。在学术研究方面,江作苏在传播伦理、职业伦理、经营伦理、国际交互伦理、媒介素养等媒介伦理研究领域颇具建树,其中不乏有“责任造就公信力”、“传播即涉伦理”、“世界已进入'被算计'的场景时代”、“传播伦理'内卷化'的世界倾向”等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和责任感的论断,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在传媒教育方面,江作苏不断在试错与创新中探索育人温度,如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NST教学模式探索,引领学生自主创建纸质版《媒介伦理研究》期刊,带领学生搭建了网络版《媒介伦理案例库》,在MOOC开设全国第一门媒介伦理方向的在线课程,并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江作苏在传媒教育方面进行的多元化教学路径探索,对于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江作苏首译的《新闻伦理学》著作,不仅有效弥补了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根基,对我国媒体业者从事具体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江作苏倡导和组织的具有开拓性议题的四次全国性会议,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开展学术研究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江作苏多年新闻实践和传媒教育经历,其内心始终秉持守正不阿、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化观,以漫长经历体现出责任、创新和严谨的新闻职业理念。本文通过对江作苏“这一个”传媒人的行为价值、经验价值、立场价值、学术价值和创新价值进行蠡探,以期实现对不同职位身份的传媒人都有若干启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对践行新时代背景下传媒领域智库观也有参考价值。
【图文】:
图2.1邋“传播即伦理”观点建构思路图逡逑从其关于“传播即伦理”的论述中可看出,该观点主要是受到麦克卢汉的“媒逡逑介即信息”观点逻辑启发,以跨界思维为基点而建构的。江作苏关于“传播即伦理的观点最早见于2013年的课堂讲授,形诸文字于2017年8月所著的《媒介伦理教逡逑一一
逦)逦^^逦L邋避免平庸的行为,造成行为的差错逡逑图2.1邋“传播即伦理”观点建构思路图逡逑从其关于“传播即伦理”的论述中可看出,该观点主要是受到麦克卢汉的“媒逡逑介即信息”观点逻辑启发,以跨界思维为基点而建构的。江作苏关于“传播即伦理”逡逑的观点最早见于2013年的课堂讲授,形诸文字于2017年8月所著的《媒介伦理教逡逑程》一书,,以及当年发表的《媒介伦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一道德原则及职业实践》逡逑文章中。对于“传播即伦理”与麦氏的“媒介即信息”观点建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逡逑差异性,江作苏在其文章中做了详细介绍。他认为,“媒介即讯息”虽可使人意识逡逑到媒介作为社会基础介质的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而“传播即逡逑伦理”含义的丰富性可有效弥补麦氏技术观的局限性,强化了对人的主体性、能动逡逑性认识。在互联网技术的融通和交互作用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0
本文编号:2682644
【图文】:
图2.1邋“传播即伦理”观点建构思路图逡逑从其关于“传播即伦理”的论述中可看出,该观点主要是受到麦克卢汉的“媒逡逑介即信息”观点逻辑启发,以跨界思维为基点而建构的。江作苏关于“传播即伦理的观点最早见于2013年的课堂讲授,形诸文字于2017年8月所著的《媒介伦理教逡逑一一
逦)逦^^逦L邋避免平庸的行为,造成行为的差错逡逑图2.1邋“传播即伦理”观点建构思路图逡逑从其关于“传播即伦理”的论述中可看出,该观点主要是受到麦克卢汉的“媒逡逑介即信息”观点逻辑启发,以跨界思维为基点而建构的。江作苏关于“传播即伦理”逡逑的观点最早见于2013年的课堂讲授,形诸文字于2017年8月所著的《媒介伦理教逡逑程》一书,,以及当年发表的《媒介伦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一道德原则及职业实践》逡逑文章中。对于“传播即伦理”与麦氏的“媒介即信息”观点建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逡逑差异性,江作苏在其文章中做了详细介绍。他认为,“媒介即讯息”虽可使人意识逡逑到媒介作为社会基础介质的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而“传播即逡逑伦理”含义的丰富性可有效弥补麦氏技术观的局限性,强化了对人的主体性、能动逡逑性认识。在互联网技术的融通和交互作用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吴志远;;创新传媒 重塑市场新优势——记“2001~2010中国传媒领军人物”江作苏[J];新闻战线;2011年08期
3 江作苏;;媒体行为的底线意识[J];新闻前哨;2011年08期
4 黄钦;杨睿;;江作苏时政报道特色研究[J];新闻知识;2010年08期
5 曾革楠;包东喜;;责任是实现媒介公信力的根本——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江作苏[J];青年记者;2010年10期
6 梁长荣;;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余雄飞;媒介伦理意识的大学校园传播及自主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廖文琪;冯列山新闻实践及其新闻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3 徐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媒介融合转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高文举;新传播环境中媒介经营伦理失范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鸿;网络传播场域中的伦理困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渠雪冰;孙旭培新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2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8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