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伦理学研究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图文】:
究综述时得出,2007 年学界的研究聚焦于分析伦理问题的整体性原因,并在学理层次闻伦理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力图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60]2008 年的两篇文献综提出了,2008 年学界关于新闻伦理的研究大多把重心放在伦理失范归因和伦理规范方[61]概览 2009 年的国内新闻伦理研究,有不少文章对新闻伦理的困境、冲突、道德两失范表象等问题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剖析与思考,同时也提供了解决伦理困不同研究思路与观察路径。[62]2010 年时,有研究综述明确指出了当前研究大多局限于理缺失—归因反思—如何应对”的僵化模式。[63]可以发现,,“现象—原因—对策”模客观存在于中国新闻伦理学研究之中。4.1“现象—原因—对策”模式的基本内容“现象—原因—对策”模式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图 1),即现象、原因、对策。通这三个要素进行顺序性的分析,可以解答新闻伦理研究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题,体现新闻伦理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进路。
图 2 波特图式图 3 有机联系的波特图式定义:分析具体道德情景的第一步是情境定义,即对媒体事件或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陈述。体的道德情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淑芳;;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复活新闻伦理教学的实践精神[J];东南传播;2010年08期
3 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咏华;面向新世纪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美国两所大学新闻伦理学教学新尝试之启示[J];国际新闻界;1999年01期
5 何光先;;新闻与伦理[J];新疆新闻界;1986年05期
6 何纯;建筑在实践理性之上——评徐新平《新闻伦理学新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周泰颐;新闻伦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辨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卢政,霍俊国;试论当前文艺学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晋阳学刊;2003年05期
9 杨保军;;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上)[J];新闻界;2011年04期
10 龚际平;;对“新闻哲学”概念的新思考[J];新闻界;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燕雄;谭笑;;论新闻学的研究话语和研究方法[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永斌;[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燕道成;传媒责任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智慧;新闻传播伦理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5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9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