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亲子真人秀节目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1:18
【摘要】: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真人秀的浪潮就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随之我国电视也走上了真人秀的发展之路。十年来,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分别经历了生存挑战类真人秀、才艺表演类真人秀、婚恋交友类真人秀等主要类型。从近年来节目的观众收视反映和节目的数量来看,它已经立足于中国市场,成为当下最热门、数量最多的娱乐节目形态。 近五年来,才艺表演类和婚恋类真人秀节目风头正盛,一直是各大卫视的王牌节目类型。2013年,随着《爸爸去哪儿》的全民追捧,亲子真人秀节目开始在真人秀的舞台上独树一帜,这类节目因为涉及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观众享受娱乐之余,对节目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尤为关注。其实早在《爸爸去哪儿》之前,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和湖南卫视的《变形计》已有相当的收视基础,引发人们对儿童成长影响和社会价值影响的关注与讨论。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章论述了我国对真人秀节目的引进和十年来的本土发展现状。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内地亲子真人秀的发展现状、节目形态和内容特点。以《饭没了秀》、《变形计》和《爸爸去哪儿》为例,研究他们的节目特点和成功之处。第四章研究这类节目对儿童、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讨论其不足之处,带来的社会影响与社会问题。第五章以国内成功的亲子真人秀节目为借鉴,分析讨论亲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作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视对未成年人具有不可低估的塑形功能。从事少儿元素节目制作的电视人承担着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社会责任,如何做好亲子真人秀节目少儿元素的植入和运用,既满足公众的娱乐需求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电视人不断思索和探求的新课题。
【图文】:
几乎创下了零差评的收视影响,在中国真人秀节目上可谓“^u天辟地”。(二)三大代表亲子真人秀节目1.人小鬼大的《饭没了秀》《饭没了秀》栏目于2003年12月27日开播,2004年在深圳卫视播出。《饭没了秀》主要由演播厅和外景拍摄两大板块组成,在展示“魔力宝宝”与主持人互动脱口秀的同时以原生态的手法记录了孩子们在任务中感悟成长的过程。节目于每周日17:40在深圳卫视首播,时长约60分钟。栏目将参与选手固定在学龄前儿童,通过宝宝们与主持人“强子哥哥”的对话,以宝宝独特的语言为笑源,彰显童言无忌,凸显儿童的另类思维,,展现“家庭秀”的和谐与亲情来吸引观众。十年来《饭没了秀》以其独特的形式以及丰富的节目内容长期雄跟珠三角地区的收视冠军宝座,是中国娱乐的“前十军团”的佼佼者。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调整,《饭没了秀》一直保持较高收视率并成为深圳卫视的王牌栏目。这样一档轻松幽默,拥有高收视率的亲子节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变形计》节目宣传封面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22
本文编号:2703952
【图文】:
几乎创下了零差评的收视影响,在中国真人秀节目上可谓“^u天辟地”。(二)三大代表亲子真人秀节目1.人小鬼大的《饭没了秀》《饭没了秀》栏目于2003年12月27日开播,2004年在深圳卫视播出。《饭没了秀》主要由演播厅和外景拍摄两大板块组成,在展示“魔力宝宝”与主持人互动脱口秀的同时以原生态的手法记录了孩子们在任务中感悟成长的过程。节目于每周日17:40在深圳卫视首播,时长约60分钟。栏目将参与选手固定在学龄前儿童,通过宝宝们与主持人“强子哥哥”的对话,以宝宝独特的语言为笑源,彰显童言无忌,凸显儿童的另类思维,,展现“家庭秀”的和谐与亲情来吸引观众。十年来《饭没了秀》以其独特的形式以及丰富的节目内容长期雄跟珠三角地区的收视冠军宝座,是中国娱乐的“前十军团”的佼佼者。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调整,《饭没了秀》一直保持较高收视率并成为深圳卫视的王牌栏目。这样一档轻松幽默,拥有高收视率的亲子节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变形计》节目宣传封面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收鹏;;“变形计”节目背后的变形解读[J];今传媒;2008年02期
2 潘陆琴;毛娴静;;电视真人秀的“模仿”之痛——电视真人秀节目“模仿”现象原因分析[J];东南传播;2007年12期
3 宋维才;2004中国"真实电视"发展述评[J];电影艺术;2005年03期
4 杨萍;;文化消费语境下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J];东南传播;2014年01期
5 蔡帛真;;亲子节目叙事艺术探析——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例[J];电影评介;2013年Z1期
6 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年02期
7 纪楠;;从传播心理学看电视真人秀[J];青年记者;2007年05期
8 王珍;;从《爸爸去哪儿》看真人秀在中国的转型[J];参花(上);2013年12期
9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化战略与对策[J];文艺研究;2001年04期
10 彭聃龄,江泓,薛其林;儿童对电视节目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注意和理解[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1期
本文编号:2703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0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