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宣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09:18
建国之初,新政权为了增强自己的合法性,除了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整肃社会之外,还在思想领域进行了主流价值观念的重构。“劳动”作为与工农大众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新政权的话语体系中得到重新诠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民日报》通过社论、报道、读者来信等方式,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工农的劳动风貌,批判轻视劳动的观念,肯定劳动的价值,从而完成了对劳动这一概念的重新诠释。为了广泛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日报》采用直接与间接报道模式刻画了劳动者群像,展现了他们身体劳累但是心情愉悦的劳动体验,以此来凸显劳动光荣的理念。《人民日报》通过典型符号的形式把国家意志在社会中广泛传播,通过导向性明确的话语,将劳动光荣的主流价值观念灌输到民众心中,从而塑造出国家所需要的新型公民。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19.2
本文编号:2709347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1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所运用的理论、观点与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第2章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宣传的社会背景
2.1 国家急需工农树立忘我的工作态度
2.1.1 建国初期工人的劳动态度
2.1.2 建国初期农民的劳动态度
2.2 建国之初社会上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心理
2.2.1 轻视体力劳动的中国传统
2.2.2 建国之初鄙视体力劳动的社会心理
2.3 宣传社会主义劳动观可以增强政权的合法性
2.3.1 可以增强劳动者对新政权的认同
2.3.2 有利于积极劳动态度的树立
第3章 《人民日报》对劳动的重新诠释
3.1 批判不劳而获的劳动观念
3.1.1 解释剥削的不合理性
3.1.2 批判不劳而获的社会阶层
3.2 劳动创造世界:肯定劳动的价值
3.2.1 肯定劳动的价值
3.2.2 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
3.2.3 用体力劳动改造脑力劳动者的导向
3.3 劳动与政治忠诚的关系
3.3.1 对积极劳动进行社会化诠释
3.3.2 对消极劳动进行政治化阐述
第4章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的劳动者群像
4.1 团结生产的主人翁——工人形象扫描
4.1.1 火热的劳动激情
4.1.2 钻研技术,努力工作
4.2 政治、经济上翻身的农民形象
4.2.1 从小生产者到积极劳动者
4.2.2 劳动的喜悦与感恩意识
4.3 地位上升与解放的双重受益者妇女形象
4.3.1 从被压迫者到解放者
4.3.2 劳动:妇女解放的途径
4.4 作为脑力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5章 《人民日报》中的劳模与落后者
5.1 劳模:劳动最光荣的符号代表
5.1.1 忘我工作、高度敬业的职业精神
5.1.2 劳动体验与情感愉悦相结合的感恩思想
5.1.3 积极带头响应国家号召的劳动者
5.2 落后典型:国家改造的对象
5.2.1 工人落后典型分析
5.2.2 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
5.3 《人民日报》报道先进与落后者的价值趋向
5.3.1 消极劳动者受社会所鄙视
5.3.2 积极劳动才能赢得尊重
第6章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宣传的意义
6.1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宣传的历史意义
6.1.1 重塑了社会风气
6.1.2 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6.2 《人民日报》对劳动观念宣传的现实意义
6.2.1 当今崇尚劳动观念的边缘化与享乐主义盛行
6.2.2 国家建设急需传承积极劳动观
6.2.3 媒体在社会观念的塑造中应充当积极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丁尘馨;祁如琴;;祁如琴:绚烂一瞬[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6期
2 李径宇;;时代投影下的典型工人[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6期
3 秋风;;体制转轨中的劳模命题[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6期
4 唐磊;王璞;;王璞:新劳模[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6期
5 车辉;杨登峰;;洋劳模岸明:北京城的幸福生活[J];当代劳模;2010年02期
6 孙展;傅海泉;;傅海泉:国家是自己的[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6期
7 李有生;;要让劳动者有体面、有尊严[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莉莉;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宣传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9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0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