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5:57
【摘要】:生长在文学与新闻,文化与报业结合处的副刊是中文报纸的民族传统。一方面,副刊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文艺的传播载体,参与建构并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补白到报屁股到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副刊又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标识,成为报业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副刊的两栖性使它充分感应着报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脉动,受到二者深刻的制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的时代,也是报纸副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9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经在中国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市场化取向下,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考量往往使副刊处于尴尬的状态,对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芜杂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生存的危机和焦灼使副刊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微观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话语较为陈旧,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界定的混乱,对增强副刊新闻性的认识误区等等。 副刊这样一个已具百年历史的报业文化形态,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和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它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转变,这一切都亟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9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副刊的交叉特性出发,将之放置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传媒生态中进行立体透视。从文学、文化的视角和传播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以把握90年代副刊深 层次的发展规律,反思其在转型与调整中的缺失,思考其在报纸传媒中的功能 定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澄清一些理论误区,从而更 好地承接副刊的民族传统,指导副刊实践。论文本着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理 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主要涉及到文化转型、媒介 生态这两大影响副刊变迁的动因,以及在二者制约下90年代副刊总体的发展趋 向;传统文艺副刊式微现象的剖析;副刊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在其制约 下编、读、写三者身份的变化和副刊文体的新发展;副刊形态的多元化;对90 年代副刊发展的反思与前瞻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论述表明,20世纪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由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文化副刊发展。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 的发展,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入都极大地动摇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 英化的副刊传统。又具体体现在副刊内容、功能和文化趣味的变迁上。副刊越 出传统的文艺范畴而与日常生活呈现出同构性,向着新闻化、娱乐化、时尚化、 主题化的方向发展。从偏于严肃教化的文化教育园地到市民文化的建构到中产 阶级身份的书写,娱乐功能得到极大的张扬。 2、从新闻改革的急先锋到报业兴盛的边缘落寞再到对报业文化品格的塑 造,这是90年代以来副刊在报纸内部位置的变动历程。90年代初期,副刊边缘 化的特质使它成为新闻改革的急先锋,掀起了周末版的热潮,甚至于形成“以 副压正”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来自商业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挤压以及对版面 营利能力的衡量,使副刊处于边缘化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竞争过渡到 品牌竞争阶段,副刊对报业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3、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也是90年代副刊发展中呈现出的一种现 象,归根结底,仍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资讯娱乐化的一种体现。 4、90年代副刊的生产由自主性的精神生产向着市场化生产转移,受众需求 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编者的单向度运作向受众、作者的多方参与发展,策 划性的增强使副刊由单一的来稿加工向话题设置拓展。副刊的市场化运作培养 了新型的自由撰稿人群体,副刊编者也由传统的文化人向深谙市场规律的新型 文化媒介人转型。副刊文本生产也向着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发展,出现了 大特写、时评、新媒体散文等易于参与和易于消费的文体形式。 5、从单一的副刊形态到雅俗分流,多元共存的副刊格局。由精英文化主导 的传统文艺副刊式微,随着报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兴起, 副刊的形态也趋向多元。 论文在揭示90年代副刊发展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和转型中的缺失进行 了批判性的反思,如副刊写作的快餐化,创新力不足,副刊文化空间的局促。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低俗与媚俗倾向等等,并指出副刊在冲破狭隘的文 人圈子的同时又要警惕落入中产文化趣味的自我陶醉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 1、首次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此前,对90年代报 纸副刊变迁的研究主要是单篇文章,而且主要是副刊从业人员从微观的操作层 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欠缺。 2、本论文选取了交叉性的视野,注重从副刊的边缘特性出发,从文学、文化和 传播的视角来研究副刊的变迁。 3、对业界较为流行的“大副刊”概念,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了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219.2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海伟池;;近现代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轨迹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18期

2 张苑琛;严三九;;论品牌副刊在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界;2007年02期

3 石健;;当代报纸文艺副刊的衰微与振兴[J];新闻窗;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苑琛;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曾丽;大跃进时期的号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邵振国;齐鲁晚报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田方;1978:转型期的文学生产[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海燕;《南方周末》文化版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5 龚齐飞;文艺副刊的坚守与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莉;《南宁民国日报》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于陆;成都《新民报》副刊《出师表》研究(1943-1945)[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3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13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