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晚期新闻“公开性”改革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19.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H.n|斯米扬婠夫;;苏联的科学是党的科学——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v|言[J];科学通报;1959年06期
2 傅显明;苏联新闻工具怎样挑拨美欧关系?[J];国际新闻界;1980年03期
3 顾永春;郭仁松;;搜集和分析苏联科技情报的几点体会[J];兵工情报工作;1983年01期
4 F.Kapper ,贺泽膏;苏联怎样获取西方先进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4年01期
5 D.M.Russell ,峻崖;苏联计算机技术水平浅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4年10期
6 ;苏联专家论苏联城市发展战略[J];科技导报;1987年03期
7 于麟;苏联人眼中的中国书 来自莫斯科书展的部分信息[J];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01期
8 浦立明;王仁芳;;苏联的书荒[J];新闻记者;1989年07期
9 王大路;我所见的苏联出版业[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1期
10 王炳毅;苏联出兵东北前夕苏日外交战揭秘[J];档案时空(史料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进军;认同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5年
2 崔建平;苏联对日外交政策研究(1941-1956)[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英;1945—1948年苏联在北朝鲜的政策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子晖;冷战时期的美国苏联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秋;苏联兴衰的民主视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延龄;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左凤荣;苏联走向衰落与解体的深层原因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海芬蕾;苏联模式的历史演进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奥蕾;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苏联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范娇;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对外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乌云;苏联与蒙古国独立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郭启亮;战争·“英雄”·人道[D];宁夏大学;2015年
5 王睿;苏联西藏政策探析(1919-1935)[D];郑州大学;2015年
6 杨力;苏联“8·19”事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迪;试论1917-1932年美国对苏的“不承认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李岩磊;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共意识形态的冲击[D];聊城大学;2015年
9 邓凤玲;苏联对尼加拉瓜政策研究(1979-1990)[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晋瀑颜;邓小平的俄国观[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715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1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