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聚合平台中的新闻当事人拓展业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0.7
【图文】:
台的运营人员会基于平台考量进行主观判断,并且利用平台的流量资源与新闻当事人的信息资源产生交换,而二者的共同目标则是向受众交换注意力资源,以达成自身的利益。在网络传播的大环境下,资讯聚合平台的新闻当事人拓展业务助力新闻媒体拓展了新闻当事人的发声渠道,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媒介正义,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利益驱动的新闻当事人拓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可能会触及网络传播伦理道德的边界,资讯聚合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在这个边界的边缘进行试探。所以,对于资讯聚合平台新闻当事人拓展业务的本质、社会意义与传播伦理风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3 研究现状1.3.1 文献综述为了能宏观地了解有关新闻当事人研究的情况,本文以 CNKI 为文献查询来源,以“当事人”为关键词,在“新闻与传播”此类别下进行检索,得到文献 1019 篇,以此初步进行当事人研究的整体性描述。
图 1-2 有关新闻当事人研究的主题关键词通过对已有文献的主题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内新闻事人的文献主要关注的焦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主持人”“调解类节目”等为主题的有关新闻当事人面对面采访、;二是以“新闻记者”“采访对象”“新闻事件”“新闻工作”等为主题的新闻当事人拓展、触达、采访的业务研究;三怀”“隐私权”“名誉权”等为主题的涉及新闻当事人权益为媒体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对于新闻报道产生了针对于记者的采访、如何与新闻当事人处理关系等方面的业媒体一线行业的从业者们就对新闻当事人和记者的相处关系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新闻当事人作为新闻报着记者新闻报道的内容的真实性,单保华指出:“对核心当
与新闻当事人接触已经不是专业新闻媒新闻当事人的亲自发声。被拓展方新闻当事人络平台上发声,本质上都是想要通过传播渠新闻当事人满意的处理结果。而对于拓展方业要求,主要是以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新闻价值作为业务操作原则,与之不同的是资吸引用户关注,引发用户互动,增强用户粘展新闻当事人的过程中会通过增加流量曝光等人也会因资讯聚合平台的流量吸引而接受其人拓展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有资源的交换关系娱基于霍曼斯的行为交换论、布劳的结构交了“媒介交换网络”这一概念,主要构建了来源、受众共同参与的网状互动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佳宁;胡琴;;“限娱令”下访谈类栏目的改革——以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为例[J];电视指南;2017年16期
2 曹林;;记者变成新闻当事人,是职业上的败笔[J];青年记者;2010年34期
3 丁立功;;记者充“新闻当事人”辨析[J];记者摇篮;1998年06期
4 黄志杰;;新闻人不要成为新闻当事人[J];青年记者;2014年01期
5 张君安;;新闻挖掘与零度干扰[J];新闻战线;2012年03期
6 徐锦清;;独立调查成就新闻真实魅力——民生类新闻深度报道《新闻当事人》的现在和未来[J];东南传播;2007年05期
7 葛营营;;新闻故事化中的新闻和故事的关系——以《新闻当事人》和《60分钟》为例[J];现代视听;2013年05期
8 曹继华;;“中介媒介”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制掣[J];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9 丁一;;新闻营销:让媒体为你打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年15期
10 黄志杰;;一个媒体人的转型自述 未来媒体人的转型与回归[J];新闻与写作;201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林;新闻当事人的“微博化”考验公共理性[N];中国青年报;2013年
2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一些媒体该补性别平等课[N];中国妇女报;2017年
3 周汝雯;他们的故事是这个年代的另一种呼吸[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彭广余 翟慎良 陈炳山 廖卉 郑全庆 孙巡;2008经典江苏的非常记忆[N];新华日报;2009年
5 胡蝶飞;目光如炬 我们该如何寻找真相[N];上海法治报;2018年
6 王宁;重视参与式新闻在传统媒体中的运用[N];经济信息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彭广余 翟慎良 廖卉 孙巡;回望2006江苏经典[N];新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雯;《祖国知道我》记录平凡中的伟大[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9 本报评论员 许魏巍;还请“遗忘”邓玉娇[N];长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 程莉莉;“超级房主”传言留给我们的警示[N];工人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梓tD;资讯聚合平台中的新闻当事人拓展业务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王敏;反转新闻中的奇观与凝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周星辰;逆转新闻的成因与应对[D];广西大学;2016年
4 马彬彬;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烨;我国网民力量的现状与引导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7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5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