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信图像传播及受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5:15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普及,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网络的便捷使得图像传播盛行起来。图像传播的发展也加速了读图时代的到来,而读图时代的兴盛又促使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受众地位由传统意义中的单纯接受变为如今的自主选择,受众身份也趋向双重化。微信作为当下拥有庞大使用量的社交软件,在虚拟社交中与现实交往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为了更好的阐释图像受众在新媒介下的地位变化,便以当下最受欢迎的微信用户为例,论述在微信社交过程中,用户需要简单形象的表达自我。对于图像在微信中是否满足受众的需求,微信是否能够更好的促进图像的传播,受众在微信接收图像后如何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便是本次研究重点讨论内容。为了更有力的阐述图像在微信中的传播效果,在前辈学者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本文主题需要,随机发放251份问卷,特此展开对图像在微信中的传播效果的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全面了解用户使用微信过程中对于图像传播的接收现状。在问卷数据基础上分析了用户群体的基本情况、对微信图像传播的接受和图像传播对于微信用户的影响,基于微信用户的视角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和探讨微信图像传播对受众的社会交往活动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阐述了文章论题的研究背景、现状、目标、意义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背景交代了微信图像传播能够发展的大环境,由于图像技术发展的迅猛,图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无形之中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图像文化也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得以传播和发展。第一章,梳理了微信传播环境的形成,从手机网络媒介的发展、微信的发展和基于微信中图像传播及受众三个方面出发,在已有的研究理论之上,结合现代网络、手机媒介的快速发展,简单归纳了用户的基本特点,阐述了图像得以在微信中传播的社会、生活和用户的需求条件。第二章,通过对微信图像的诠释,分析了微信用户又作为微信图像传播的受众,所具有的共同读图心理特征现象,探讨受众对于图像在微信传播中的接收心理;从微信图像受众的自我满足、用户受传角色的转变与互动,以及微信大众图像传播的基本内容和传播途径,来诠释微信用户对于图像的依赖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受众的图像阅读过程,阐明了图像对微信用户的影响,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指导,分析探讨受众对于图像的使用以及传播后的心理满足;通过以新闻图像对微信用户的影响探讨图像对于受众的心理影响情况。最后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基于新媒介下的微信与图像传播的发展趋势,指出图像在微信传播中目前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加以完善能够更好的促进微信图像的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智强;张亦农;;追求图像传播的媒介[J];传媒观察;2007年08期

2 李德团;;图像传播对现实的建构[J];青年记者;2008年26期

3 ;第二届图像传播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09年01期

4 殷玲玲;;论图像传播对学习者认知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3年10期

5 熊英;;网络“问题”图像传播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J];新闻界;2006年03期

6 刘洪;;关于图像传播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S1期

7 温华;;媒体图像传播与社会文化心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02期

8 王海文;李杰;蒋文燕;;图像传播发展的关键技术[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沈巾力;;图像传播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9年04期

10 吕月米;;后现代语境下图像传播的变迁[J];新闻界;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温华;;媒体图像传播与社会文化心理[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万晓霞;李凌宵;;图像传播科技的发展趋势[A];第2届北京印刷技术与印刷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戚淑英;;关于在学生宿舍安装电视问题的思考[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孙晓燕;;解读“读图时代”[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郭永军;第二届图像传播国际会议在武汉圆满举行[N];中国包装报;2008年

2 孙逊;图像传播:经典文学向大众文化的辐射[N];光明日报;2004年

3 奚水;自媒体时代,图像传播不应试错伦理底线[N];中国摄影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柴选;人人摄影时代的图像传播桥梁[N];中国摄影报;2014年

5 孙逊;“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N];文汇报;2004年

6 孙逊;读书中的辩证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艾丽莎;狡猾病毒利用图像传播[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幸霞;微博图像传播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周晓莉;网络时代青少年“萌文化”的图像传播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王洁;微信图像传播及受众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陈星宇;读图时代下图像的传播动因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5 翟红刚;论摄影图像的传播效果[D];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

6 殷玲玲;新媒体环境下图像的教育应用探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王俊玲;点石斋与晚清时期的小说图像传播[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晶;介入的观看[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9 钟蕊;宣传壁画:一种政治宣教的图像传播[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兰青;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插图技术的演变[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8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58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