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OTT TV产业融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6:38
【摘要】: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与三网融合运营商相关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运营OTT TV业务,让现代媒体和电信技术相融合,同时也在运营模式、系统建设模式和业务模式上进行研究。OTT TV系统是个庞大系统,一方面动辄数十亿的建设成本以及每年数亿的运营成本,非单个企业所能承受。另一方面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产业链上各方的配合,才能保证在开放互联网上高码率视频的播放流畅性和稳定性,以及层出不穷的新的应用感知体验。本篇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OTT TV产业融合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技术创新是推动OTT TV产业融合的原动力,产业融合也是OTT TV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OTT TV产业融合是需要网络、业务、终端、市场和管制的多层面融合,同时也必将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3、对OTT TV系统进行了分层拆分,根据各自特点从技术创新的视角研究OTT TV产业纵向融合的方式方法,使OTT TV在系统建设时能大大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对业务的支持能力。4、比较分析了国内外OTT TV运营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认为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产业链上各机构优势,合作共赢,推进OTT TV产业的横向融合,使OTT TV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29.2
【图文】:
通过分析 OTT TV 系统各模块特点及技术创新需求,探的技术创新方法和 OTT TV 纵向产业融合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法探索 OTT 与有线电视及 OTT 与 IPTV 横向产业融合模式。最后综合阐述了于技术创新的 OTT TV 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产业融合模式。
图 3-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近来年,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的主要源动力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在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入,尤其是带宽中国战略的施行,为互联网的普及用户接入提供较好的网络基础。第二,各运营商和互联网应用厂商共同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种便民软件的上线,如网络购物、打车、支付等应用,大大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更多人使用互联网。第三,电子设备价格的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价格持续下降,致使上网终端的普及率大大提高。第四,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民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取到需要信息,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尤其推动了手机、pad等智能终端网民规模的持续增加。近几年来,我国网民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截至 2013
第三章 OTT TV 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手机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手机价格的持续下降,使智能手机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品;第二,手机智能应用的尤其是即时通信软件和便民应用的飞速发展;第三,WIFI 等无线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上网环境;第四,3G 网络的普及和上网资费的降低。
本文编号:2759681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29.2
【图文】:
通过分析 OTT TV 系统各模块特点及技术创新需求,探的技术创新方法和 OTT TV 纵向产业融合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法探索 OTT 与有线电视及 OTT 与 IPTV 横向产业融合模式。最后综合阐述了于技术创新的 OTT TV 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产业融合模式。
图 3-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近来年,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的主要源动力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在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入,尤其是带宽中国战略的施行,为互联网的普及用户接入提供较好的网络基础。第二,各运营商和互联网应用厂商共同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种便民软件的上线,如网络购物、打车、支付等应用,大大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更多人使用互联网。第三,电子设备价格的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价格持续下降,致使上网终端的普及率大大提高。第四,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民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取到需要信息,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尤其推动了手机、pad等智能终端网民规模的持续增加。近几年来,我国网民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截至 2013
第三章 OTT TV 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手机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手机价格的持续下降,使智能手机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品;第二,手机智能应用的尤其是即时通信软件和便民应用的飞速发展;第三,WIFI 等无线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上网环境;第四,3G 网络的普及和上网资费的降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刚;;三网融合下广电媒体的机遇与挑战探析[J];东南传播;2011年03期
2 马宁;;美国三网融合监管政策的思考与启示[J];江苏通信;2010年04期
3 李曼曼;;从中外比较中看中国IPTV模式现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4期
4 陶世明;;充分发挥广电优势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4期
5 包东智;;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及其影响[J];中国新通信;2010年07期
6 尹浩;林闯;文浩;陈治佳;吴大鹏;;大规模流媒体应用中关键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8年05期
7 周海英;刘江华;;后整体转换时代的有线数字电视SWOT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12期
8 杨宗凯;彭杰;余江;;实时视频通信中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案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08期
9 艾达;常义林;罗忠;王静;;一种新的IP网络视频通信丢包错误纠正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10期
10 董静;李本乾;;欧美传媒产业规制及模式[J];当代传播;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旺兴;中国IPTV的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9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5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