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自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回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00:54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拓宽了我们的政治生活空间。透过一件件网络事件,我们也能发现网络给政治参与带来的改变。从最初的网络论坛、电子邮件时代,到现如今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自身的特点也在变化。自媒体的即时性、传播的裂变性、草根性,使信息能够随时随地的在短时间内被疯狂的转播。这些特点对政府网络治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央政府基于维稳的需要,通过绩效考核的手段,使基层政府必须对地方上所发生的网络事件进行积极的回应。同时,网络给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一座负有权利机制、信息机制、沟通机制的桥梁,使政府能够对公众的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回应。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2010-2013年筛选出的网络事件进行量化分析,尝试着去探寻公众对网络热点讨论的偏好?政府在应对网络事件背后的逻辑思路?以及政府在回应这些网络事件中存在的不足?对这些案件基于时间序列、主贴和跟帖量、网络性质、所涉及的传统媒体和意见领袖、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自媒体时代,网民、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都在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了整个网络事件的发展。而政府对网络事件的回应时间,则取决于该事件是否跟政府的切身利益相关,如影响官员绩效考核的事件回应就比较积极,涉及到官员腐败的事件回应就表现的相对谨慎。而那些与政府切身利益相关性不强的,如司法案件、公共道德事件,政府的回应积极性都不高。 为了应对网络政治参与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在回应时间上,表现的都比较及时,但是在回应方式、方法上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只注重网络事件的结果,对网络事件中的网络政治参与缺少关注,对网民的质疑没有提供有效的证据去回应,政府尽管及时的回应,却往往陷入被动的境地。本文认为要提高政府网络回应的能力,就应建设主动回应型政府,不仅要强调政府回应的及时性,更应注重政府回应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D621.5;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2 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赵莉;;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以“E两会”为例[J];当代传播;2009年04期

4 张鸷远;;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的负向影响[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5 赵新;;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6 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J];理论探讨;2010年03期

7 王青松;;理解网络政治参与: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付建军;;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现状与二维价值[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Z1期

9 王青松;;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存问题研究——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证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齐杏发;;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实证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平平;;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应对策略的探讨[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湖北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杜凌飞;;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察和思考[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周昕;关耀富;;推动网络政治参与 促进政治文化发展[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芸;;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个案分析[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6 黄春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政治道德建设[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房正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赵春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白全贵 整理;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健康发展[N];河南日报;2009年

3 赫曦滢;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N];吉林日报;2010年

4 党文琦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缩小三道“数字鸿沟” 推动网络政治有序参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潘真;上海人对政治关注度高参与度不够[N];联合时报;2009年

6 袁峰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N];联合时报;2011年

7 张磊;网络政治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嬗变[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复旦大学;2005年

4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航;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双重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海;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及其有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聂虹;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红艳;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性及其负效应的消减[D];西北大学;2009年

5 韩平;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维刚;新时期中国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旭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管理问题探索[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李楠;民主视角下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玲茵;网络政治参与及其监管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萍;论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60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60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