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广播业的变革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20-07-21 10:52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波兰的广播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1990年,正式废除审核制度,并于同年出现第一家私人电台(Radio Malopolska FUN)。1992年12月确立了关于广播和电视的相关立法,并于次年三月正式实施。随即,波兰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Krajowa Rada Radiofonii i Telewizji)应运而生,并于1994年颁布了第一批私人电台的营业许可证。在九十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波兰广播业也出现了新的传播形式——网络广播。波兰第一家完全通过网络传播的广播于1998年12月底诞生。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大量外国资本涌入波兰媒体行业,波兰广播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波兰广播业一系列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当前波兰广播业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及文化与行为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和评估波兰广播业的现状及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填补国内对波兰广播业研究的空白,并对波兰广播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为中国广播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及对中国的对外广播(尤其是对波兰广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包括中文简介、波文简介、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七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括叙述了波兰广播历史的发展脉络及25年来对波兰广播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同时,介绍了波兰广播的现状,其中包括现有的广播形式及数量和对几个主要广播电台特点的归纳。第一章为背景资料的介绍和归纳,以便于后面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章重点研究转型中波兰广播体制的改革,其中主要包括对电台资金来源及监管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波兰广播业转型以来,私人资本及国外资本开始进入波兰广播行业,并逐渐占据垄断地位,本文从广播行业的发展、节目质量的提升,话语权的控制、广告商的影响、波兰国民对公共广播资金来源的意见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非公有资本的优势及劣势,并对媒体集团可能对波兰广播行业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及预测。这些媒体集团包括拥有德国资本Grupa RMF和隶属于法国公司的Eurozet,他们旗下的两家电台Radio RMF和Radio Zet在波兰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章主要研究转型中波兰广播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变化,包括对广播语言、节目内容、主持人风格及对新兴传播形式(网络广播、移动设备上的广播和车载广播)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研究发现,波兰广播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传播形式成多元化发展。早在2010年,超过七成的波兰人平均每周都要通过网络收听广播;在过去的15年间,车载广播的收听率逐年递增,收听时长也逐渐加长。影响波兰人选择何种网络广播节目最主要的因素是音乐。在网络广播的冲击下,传统广播中的语言也逐渐口语化,随着音乐节目的日益增多,音乐主持人(DJ)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渐渐在各个电台流行起来。 第四章分析研究了转型以来波兰广播市场的变化,主要包括对波兰四大类型电台(波兰国家电台Polskie Radio,两家私人电台Radio RMF FM和Radio Zet及公共电台Radio Maryja)民意调查的分析,对15年来波兰广播市场收听率份额变化的分析等。在2006年到2014年间,除了公共电台Radio Maryja外,波兰民众对波兰其他三家主要电台的意见基本都为肯定,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为波兰国家电台Polskie Radio,近几年,私人电台与国家电台的满意度也越来越趋近。 在2001年到2014年间,波兰广播收听率的市场份额变化显著,最明显的是私人电台的收听率日益增高,而与此相应的是国家电台和公共电台的收听率明显下滑。不过各个广播的收听率在波兰不同地域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选取在2013年到2014年间进行分析研究,除了对波兰整体的收听率进行分析外,还选取了几个具有从地域文化角度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区域:华沙、克拉科夫、西里西亚地区、三联城(格但斯克、索波特、格丁尼亚)。从数据上看,这四个地方各个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差异非常大,可见广播电台对目标听众的定位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在第四章还对波兰最著名的公共电台Radio Maryja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这家宗教色彩鲜明的电台成立于转型初期,成立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波兰民众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其受众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以老年人为主。随着宗教影响力在波兰的淡化,该电台的广播传播力也日渐式微,但对听众在政治上的引导仍不可小觑。 第五章主要研究波兰广播业的主要特点,同时分析和研究波兰对外广播和波兰广播剧的发展历史及特点。波兰对外广播隶属于波兰国家电台,有长达近80年(1936-2015)的历史,致力向外国人及海外波侨传播波兰社会生活的情况及其在政治、文化、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波兰广播剧的历史更为悠久,早在1925年第一部广播剧便诞生了。这其中,有一些广播剧经久不衰,已然成为波兰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波兰广播剧的作用和意义渐渐转变,现在,这种广播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纪念性的意义和文化传播的使命,越来越多的波兰广播剧开始在世界各地播出。 最后,通过对波兰广播行业的观察,对数据的分析及研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为三个部分:对波兰广播行业的前景进行了预测(传统广播传播形式和新媒体的互补,私人电台市场份额的提升),波兰广播业对中国的启示(从节目内容原创性、趣味性及音乐等方面进行改善)并提出了关于中国广播对外传播的三点建议(优化广播传播方式,迎合受众收听需求及精确定位以年轻人为主的受众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9.513
本文编号:2764312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9.5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小蕴;;汉语普通话语音审美特质在新闻播音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下);2014年07期
2 李晨微;;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风格[J];金田;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迎新;语言学视角下的播音停连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宿晶格;基于3G手机网络的广播媒体传播交互式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4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64312.html